26
2019-11
《陕西日报》2019年11月25日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
26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2019年11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在北京成立。会上,科技部农村中心邓小明主任宣布了专家名单,并向总体专家组颁发聘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加平院士,受聘总体专家组专家,并担任专家组组长,聘期自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 总体专家组主要负责“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总体规划实施和项目任务书审核、技术咨询、评估验收等方面的协调和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任务目标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背景资料:为推动我国村镇领域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启动实施“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文字、图片:建筑学院
25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1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校长刘晓君带领团队赴我校联帮联扶贫困县丹凤县开展扶智扶志调研工作,丹凤县县委书记郑晓燕、副县长杨思飞,以及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局、住建局、交通局、林业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参加调研。 在脱贫攻坚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凤冠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广场,校长刘晓君在县委书记郑晓燕等陪同下,共同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纪录东方》栏目以《移民新村里的中国梦》为题报道的丹凤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听取了郑晓燕对扶贫搬迁情况的介绍,实地考察了小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以及配套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并深入移民搬迁家庭中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经济收入等情况。 在马炉村,校长刘晓君参观学习了“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刘西有的先进事迹,她强调刘西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时代楷模,刘西有的奉献精神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行为指导,马炉村的脱贫工作和红色文化非常具有研...
25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高教司“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把本科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的号召,进一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11月23日上午,理学院于我校雁塔校区工科楼三楼报告厅召开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系列研讨活动启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廷林、教务处处长肖国庆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继成教授,教育部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新亮教授受邀做报告,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学生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宗方主持。 黄廷林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召开的必要性,分析了在高等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如何体现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强调教学的主体地位、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要求各位教师应该...
25
2019-11
西安建大附中庆祝建校40周年座谈会
25
2019-11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结构工程领域专家、我国钢结构稳定研究的奠基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深教授陈骥先生,于2019年11月20日19时2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3岁。根据陈骥教授遗愿及家属意见,丧事从简办理。 陈骥教授于1927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5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同年参加革命工作,任教于东北工学院,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随学院迁至西安,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身)任教至今,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和全国钢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荣获“陕西省高教系统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陈骥教授把毕生心力奉献给了我国的钢结构事业,在钢结构稳定理论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致力于稳定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在杆件稳定和板壳稳定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的理论突破,他的研究成果“偏心压杆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相关公式(1979年)”“钢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1980年)”“钢偏心压杆的稳定系数(1981年)”“无加劲圆柱壳的局部屈曲强度计算(1982年)等达...
22
2019-11
《中国教育报》 2019-11-22 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引发社会对甲骨文的关注。展览通过“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叙事链条,共同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带领观众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对公众而言,也许会觉得甲骨文很遥远,但它其实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延续着甲骨文的基因。 “龙骨”现世 殷文始识 清光绪时期,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掘地得骨,清洗之后发现骨上多有刻字,因出土骨片都是龟甲和兽骨之类,故被称为甲骨。最初,当地民众将出土的大量甲骨作为中药的“龙骨”以极低价格售卖。甲骨作为文物最早被认知的细节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山东福山人王懿荣是最早发现收藏并认识其学术价值者。王认为甲骨“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1900年夏,王懿荣在庚子之变中自杀...
22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日前,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下发通知,命名“白国良创新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为“陕西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1月22日上午,“白国良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土木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苏三庆、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出席仪式。 苏三庆在讲话中对创新工作室获批表示祝贺,希望团队在白国良教授的带领下,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将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贡献力量。 张志昌宣读了《关于命名“白国良创新工作室”等五个工作室为“陕西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决定》。 白国良教授介绍了创新室的基本情况,表示要凝聚团队力量,瞄准行业需求,搭建科研平台,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学校专业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苏三庆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成中共同为创新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后,苏三庆、张志昌等参观了创新工作室工作场地。 文字、图片:马长蕊
22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1月18日、20日下午,校长刘晓君分别为财务处、人事处全体党员讲授专题党课。 18日下午,刘晓君围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四项措施、具体目标三个方面,结合高等教育时代使命、高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学校财务工作实际,聚焦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与支部党员分享了个人认识和体会。她指出,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认清自身肩负的使命,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与讲话精神作为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南,做到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主题教育的开展一定要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结合工作职责,结合工作任务,结合权利义务,切忌“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刘晓君强调,财务处作为行政工作的窗口服务单位,全体党员要提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爱岗敬业,服务师生。一是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在学懂弄通上下真功夫,以适应新形势、顺应新变化,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二是要提高站位,树立大局意识。调查研究不仅要“向下看...
22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西安建大校友吕西林、徐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教师及校友中已产生院士10位。 吕西林院士,男,1955年1月生,陕西岐山人,1974年9月至1979年8月就读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民建专业。吕西林院士长期从事结构抗震减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等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了6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研究成果“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编技术标准5本,参编7本,专著8本。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7项,获专利2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60多篇。201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 徐建院士,男,1958年8月出生于辽宁,曾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一年,现任...
21
2019-11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11-20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围绕学校发展中的思政课教师不足、学科发展不平衡以及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聚焦检视问题清单,逐项推进落实整改措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围绕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从人才队伍、教学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整改,将二级学院书记、学校中层干部及校领导全都纳入到思政课教学计划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高必征:“我们通过给大学生上思政课,能够把我们国情、校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更好的指导。同时,也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便于对同学们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航征:“在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基础上,开展校友讲思政课、学生讲思政课、家长讲思政课等地方式,提高了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主题教育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方面通过领导班子举办读书班等形式强化学习。同时,重点针对干部队伍及作风建设、土木建筑...
21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0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负一层会议室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师调研会。副校长黄廷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双创办、实管处负责人,以及各学院的25名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肖国庆主持。 会上,老师们踊跃发言,分别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程教育认证、双创教育、教师评价、实验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黄廷林全程认真听取和详细记录了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指出本次与会教师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教务处尽快梳理汇总反馈至相关部门,对于能解决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及时整改落实;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尽快调研,列出问题清单,制定解决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并做好解释工作。 最后,黄廷林介绍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举措,强调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和“质量22条”,积极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刻...
20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通知》,我校申报的4个中心全部获批,其中矿业工程、机电工程2个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部绿色建筑、冶金制造2个中心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次陕西省共评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2个,我校两类中心获批总量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并列首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并列入陕西省“四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范围,为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等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文件要求,获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高校要以更高标准,持续建设、强化应用,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作用。各中心应注重教学研究,及时将科学前沿成果和行业产业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每年底编制年度报告并在中心网站公布。省教育厅将对中心持续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