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9-12
建大新闻网讯 12月1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志远杯”全国建筑类院校大学生建筑法律文书大赛在草堂校区举行。西安建大法学专业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作为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主办的一项重要赛事,全国建筑类院校大学生建筑法律文书大赛由北京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高校与西安建大共同发起。大赛旨在以法律写作技能训练为目标,以建筑法律文书比赛为载体,培养德法兼修、专业扎实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法律人才,适应法律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方向,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对法律人才的迫切需要。 继北京建筑大学承办首届大赛之后,今年由西安建大承办的第二届比赛。比赛共吸引来自相关专业的246名学生参赛。经过初赛、复赛,59名选手挺进决赛。 刘晓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及学院基本情况,她表示,文学院法学系自设立法学专业以来,秉持“精通法律、熟悉工程、擅长英语”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提升,在人才...
01
2019-12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10月17日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的确,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希望与机遇的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社会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多重危机,危机背后是价值冲突、文化冲突。因此,积极开展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明智慧与思想力量,应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关键是形成人类共同价值,即以人类主体的共同需要为基础形成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这就需要遵循文明的规则与秩序,沿着文明的大道,遵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共同价值与国家价值、区域价值、个体价值之间的关系,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从价值共识上建立起文化互鉴互通的观念。“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亚洲地区人民千百年来...
01
2019-12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和教育家,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方向奠基人,博士生导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马广大先生,于2019年11月27日上午10时许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83岁。根据马广大教授遗愿及家属意见,丧事一切从简。 马广大教授生于1937年1月,黑龙江省海伦县人,1956年9月至1959年5月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供热通风专业;1959年5月至1961年7月就读于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供热通风专业,期间于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1年9月至1965年12月于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攻读通风专业研究生学位。1966年2月参加工作,任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卫生工程系通风教研室教师,1976年10月因筹建环境工程专业调入原卫生工程系环境工程教研室工作,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1990年8月任环境工程系副主任,主管科研工作。1991年获得教授任职资格,1993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校环境工程学科首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03年退休。 马广大教...
30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1月27日下午,校长刘晓君为审计处全体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刘晓君围绕主题教育的四个总体要求、四项重点措施、五个具体目标,结合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望、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使命与任务,结合我们学校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指出高等教育要回归教育本源,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主业,要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我们学校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实现“双一流”的发展目标;审计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原则、担当作为,抓住关键点,将学校交给的任务落实落细。 刘晓君强调,在新的时期,审计工作要适应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拓展审计工作新领域,新思路。要对项目支出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审计;要加强对内控实施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要调整审计监督重点,加强对招投标、工期、质量等工程管理的监督;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从六个维度进行审计调查分析,为学校决策和管...
29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9日下午,西安建大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十九届四中全会辅导报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迎接新的挑战 实现大学内涵发展”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由校长刘晓君主持。学校领导张健、陈琪、牛荻涛、姚尧,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及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参加报告会。 钟秉林在报告中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从“教育发展的新挑战”“实现高校内涵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提出了实现大学内涵发展的任务和举措。 钟秉林表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挑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化发展大趋势都为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大学发展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以更好地应对严峻挑战,抓住发展机遇。高校应该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建设高素质队伍、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优...
29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9日上午,西安建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班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开班,中国工程院院士、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建筑学院院长刘加平教授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建筑工业化创新发展”的首场报告。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筑学院、土木学院师生代表等300余人聆听了本场报告。报告会由校长刘晓君主持。 刘加平院士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明的冲突入手,通过对现代化发展各种路径的分析,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近些年,中国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劳动力密集产业的技术快速进步,但是建筑工业化的程度就相对落后,我们必须自主、原始创新,建立全新的建筑工业化体系。 刘加平院士介绍,我国建筑(建造)业已逐步由手工业、半手工业、半工业化向工业化与智能化转变,工厂化、规模化地生产建筑部件和部品,在现场进行安装,建设容易实现绿色指标的装配式建筑。在产品安装过程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最终产品质量依赖于工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大了质量...
29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11月27日上午9:00,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论坛在工科楼三楼报告厅顺利召开,副校长牛荻涛出席论坛并致辞,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各学院主管院长、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等近两百名师生参加论坛。论坛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快社主持。 牛荻涛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教师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支持与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应重视并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两个阶段,针对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不同培养目标和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有所区别。让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积累,对后续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研究生工作实施,学位论文撰写等奠定扎实的基础。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全国优秀教师,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王晓昌教授作了题为《如何上好研究生课程》的报告。王教授从研究生课程定位,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教学的异同,上好研究生课程的知识要求,研究生课程讲授的特点以及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的...
29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通报》[陕政字(2019)90号],我校喜获一、二、三等奖共10项,获奖数量为上一届2.5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获奖数量仅次于西北大学,位居省属高校第二。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2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代表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和最高水平。2000年我校首次参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申报评选工作,截至目前,共获该类奖励26项。 近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亲自带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日益浓郁、科学研究能力逐步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此次获奖充分展示了学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绩,对促进我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推动学校“创一流、建百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字:科技处
29
2019-11
《陕西日报》2019年11月29日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全国共有25个高校的传承基地入选。其中,陕西有3个,分别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统瓦作技艺传承基地、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皮影传承基地和西安外事学院古琴传承基地。 教育部要求,各传承基地要扎实推进建设工作,落实工作任务,突出育人功能。高校要严格落实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以传承项目为内容的选修课程,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建设2—3个校级传承项目学生社团和1个实践工作坊;加强以传承项目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辐射带动当地3所左右的中小学校和1个社区,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加强成果交流与展示,切实将传承基地打造成本校的特色和品牌。 来源:《陕西日报》 原文链接: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11/29/content_586625.html
29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了2020亚洲大学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0),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57所高校上榜。中国165所大学进入亚洲500强,数量位于亚洲第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本次排行新增6所中国内地大学之一,位列亚洲大学排行榜第501-550,并列排行中国内地高校第116位。 陕西高校入榜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QS公司最初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简称THE)合作,共同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首次发布于2004年,是相对较早的全球大学排名;2010年起,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终止合作,两者开始发表各自的世界大学排名。QS全球教育集团一般每年夏季会进行排名更新。QS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得到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REG)建立的“IREG-学术排名与卓越国际协会”承认,是参与机构最多、世界影响范围最广的排名之一,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N...
27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党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以老一辈冶金人支援三线建设热血奉献的故事为载体来激发广大干部师生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敢担当。 20世纪60年代,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原冶金工业部决定调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钢铁冶金、轧钢、金属学及热处理等相关冶金专业老师到西南钢铁研究院工作。接到调令后,学校安排冶金系57名教师和2名科级干部,放下教学科研任务奔赴四川西昌和攀枝花,为西南钢铁研究院和攀枝花钢铁集团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原冶金工业部调动我校冶金教工到西南钢铁研究院工作的通知 为了国家三线建设,老一辈冶金人从条件优越的西安奔赴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南,来到祖国内地的深山峡谷中,住油毛毡棚、“干打垒”房,顶烈日、战严寒。他们长期扎根攀枝花市,献了青春献终身,以和祖国同命运的热血奉献谱写了共和国的青春赞歌。 1965年冶金系教工合影 老一辈冶金人“听党号召、爱国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支援三线建设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染和鼓...
27
2019-11
近日, CCTV-4中文国际频道《华人故事》栏目,播出了我校92级杰出校友、英国社会科学院杨威院士的专题报道《杨威——田园城市的规划师》。 《华人故事》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宣传海外华侨华人的人物专题节目,记录杰出华侨华人的奋斗历程,讲述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 杨威,西安建大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1992级校友。1996年,她以毕业设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1999—2005年先后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她在伦敦创办了欧洲第一家以华人名字命名的知名城市规划事务所-杨威及合伙人(城市规划)事务所,专业提供一体化空间规划和城市更新策略,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致力于在国际上普及城市规划最佳经验。2017年,杨威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是英国社会科学院中唯一一位以设计师的身份而入选的院士,也是最年轻的院士之一,被英国皇家规划学会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女规划师”之一,并被新加坡政府评选为“世界城市杰出年轻领导人”。由于她的国际影响力,杨威院士被英国数...
27
2019-11
建大新闻网讯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1月26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树声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以“直面问题,练就本领,在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发展中践行使命”为题,为科技处全体人员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王树声围绕主题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情况,从“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始终把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挺在前面”“正视问题,把握规律,切实担负起做强建大科研工作的责任”“改进作风,从严管理,在‘严’和‘实’上下功夫”等三个方面为与会同志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王树声指出,党员要有远大理想,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面对问题,我们要研究和把握科研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凝练学校的科研方向,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评价机制内涵,加强高水平科研人才和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注重挖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为了做好学校的科研工作,我们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严”起来,眼界要高,修养要强,能力要高,作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