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0-01
《陕西日报》2020年1月10日 2019年12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榜样的力量”2018—2019学年“争先创优”颁奖典礼。12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这一场有温度的思政实践课。本次颁奖典礼由师生共同参与策划、制作、演出,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实现了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很幸运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用火热的青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参加演出《可爱的中国》的杨可欣同学激动地说。 情景剧《可爱的中国》以跨时空方式演绎革命先驱方志敏与当代青年隔空对话,教育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尊崇英雄,让红色革命文化成为师生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在典礼现场,来自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的教师与学生共唱歌曲《不忘初心》《歌唱祖国》,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引导师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师生坚定不移跟党走,极大地提升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效果。 该校充分挖掘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和潜心教书育人典范...
09
2020-01
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潇 实习生 张娟)1月7日记者获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数量位居陕西省属高校第二。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本次是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首次评选,共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54个。 截至目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体系为引领,按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完善专业建设规划,统筹实施好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以专业认证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扎实推进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 来源:西安新闻网 原文链接:news.xianc...
24
2019-12
《中国改革报》 2019年12月23日 在现代书院教育中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经过10年前期研讨,形成立德树人基本路径 刘晓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灵魂和脊梁,也是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和基因,指引着我国现代化文明的建设目标。高校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让大学生具有民族心、民族魂和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就必须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和发展主阵地的职责。 为传承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汲取现代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现代书院制积极探索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育人之路。经过10年前期研究探讨,形成了现代书院立德树人的基本路径,即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以文化育人。 现代书院...
24
2019-12
陕西电视台二套 都市热线 2019年12月23日 西安建大建筑学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解放路街道办老旧社区更新,同时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原视频链接:www2.yuqing.pro/Touch/Detail_Yujing.aspx
16
2019-12
学习强国 2019年12月16日 陕西烹饪大师、西安建大后勤服务中心招待餐厅厨师黄杰,从业30余年来,用心做好每一道菜,让学生感受家的味道。 原文链接: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
13
2019-12
人民网 12月12日 人民网2019大学校长论坛高校优秀学科创新成果主题座谈会12日下午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余位高校书记、校长等齐聚陕西师范大学,就推进“新文科”建设、校企协作“文化创意产研平台”、人才“融通式”培养等方面展开座谈,交流经验。 科研与教学,科研怎么反哺教学?刘晓君认为,要跳出习惯看高等教育,跳出局部看高等教育,还要跳出高校看高等教育,跳出文化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要深入。改革的路径必须要采取互联网的思维,建立融通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刘晓君表示,新一轮高校改革要让供给贴近需求,需求倒逼供给,供给引领需求。学生选教师,学生选课程,学生选专业的机制是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追踪学科前沿,服务社会反哺教学,推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好手段。同时,高校对全面可持续人才潜能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有追求、有目标、有梦想,并愿意为他的梦想成真而毕生奋斗。 来源:人民网 原文链接:edu.people.com.cn/n1/2019/1212/c431016-31503668.html
11
2019-12
《陕西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12月4日,记者走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堂,任课教师王萍副教授正在为同学们讲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教师观看周末理论大讲堂专家授课、教研室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对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编写教学指导提纲,认真做好全会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出全体教师要做到“五个讲清楚讲透彻”,即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显著优势、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五方面讲清楚讲透彻,坚持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为增强学习效果,学院采取了专题讲授的方式,从总专题和具体专题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全面掌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优势。此外,学院还通过课前预习、课后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老...
10
2019-12
《陕西日报》2019年12月10日 内容提要 ■ 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推动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对于陕西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 沿黄生态城镇带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生态底线,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必须坚持高效集约,处理好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的关系;必须突出文化优势,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陕西是黄河中游重要省份,黄河自北向南流经我省榆林、延安、渭南三市13个县(市),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是我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推动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沿黄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各项事业,关键要发挥好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步伐,打造生态良好、产...
09
2019-12
【媒体建大】人民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进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
06
2019-12
【媒体建大】学习强国: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马娟:山沟沟里盛开的“花??”
05
2019-12
新华社 12月5日 近期,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百姓宣讲,在河南、贵州、陕西、云南等地干部群众中掀起了学习宣传热潮。 “最美奋斗者”张保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洪家光、“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克荣、“团中央青年讲师团”青年讲师朱丹、刘岩岩、胡剑峰等16名宣讲团成员,深入高校、企业、社区等群众聚集地,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百姓生产生活实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生动讲述祖国发展成就故事和百姓追梦奋斗故事,激励和引领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对全会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活动期间,宣讲团成员先后走进西北工业大学、贵州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兰考、中牟、西安、贵阳、昆明等地基层单位,举办8场大型宣讲报告会,并以宣讲小分队的形式,与高校学生、青年职工、基层党员干部等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的分享交流,确保活动既有热度,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在河南兰考...
01
2019-12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10月17日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的确,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希望与机遇的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社会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多重危机,危机背后是价值冲突、文化冲突。因此,积极开展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明智慧与思想力量,应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关键是形成人类共同价值,即以人类主体的共同需要为基础形成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这就需要遵循文明的规则与秩序,沿着文明的大道,遵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人类共同价值与国家价值、区域价值、个体价值之间的关系,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从价值共识上建立起文化互鉴互通的观念。“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亚洲地区人民千百年来...
29
2019-11
《陕西日报》2019年11月29日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全国共有25个高校的传承基地入选。其中,陕西有3个,分别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统瓦作技艺传承基地、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皮影传承基地和西安外事学院古琴传承基地。 教育部要求,各传承基地要扎实推进建设工作,落实工作任务,突出育人功能。高校要严格落实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以传承项目为内容的选修课程,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建设2—3个校级传承项目学生社团和1个实践工作坊;加强以传承项目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辐射带动当地3所左右的中小学校和1个社区,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加强成果交流与展示,切实将传承基地打造成本校的特色和品牌。 来源:《陕西日报》 原文链接: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11/29/content_586625.html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