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1-05
建大新闻网讯 冶金工程学院王快社教授团队在《金属学报(英文版)》2020年第一期“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专刊发表的综述论文“搅拌摩擦加工镁合金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2020年9月至今持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王文教授,通讯作者为王快社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论文介绍了搅拌摩擦加工基本原理和技术优势,综述了搅拌摩擦加工在铸态镁合金微观结构改性、超塑性成型、细晶镁合金、表面复合材料制备和增材制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如下:(1)搅拌摩擦加工技术联合时效工艺改性处理可显著细化组织,提高铸态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2)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可制备细晶、超细晶甚至纳米晶镁合金,强度大幅提高,塑性提高效果欠佳。为此,团队建立了镁合金加工硬化性能与均匀延伸率的定量关系,对于描述镁合金的均匀延伸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3)搅拌摩擦加工改性镁合金具有较低位错密度和较高比例大角度晶界,有助于超塑性变形。对于镁合金,织构对超塑性变形行为的作用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团队研究表明,织构会...
26
2021-05
《世界建筑》 202105期 梁思成先生于196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系列科普文章,一方面阐释了建筑设计如何遵循坚固、实用和美观三原则,另一方面给出了建筑学学科同时具备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艺术学三重属性的定义。事实上,梁思成先生自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回国后,一直将这一理念渗透在他毕生的建筑教育事业之中。源自于原东北工学院及苏南工专等四院校的“西冶”1)建筑系,在全然继承梁思成先生创立的建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一直在践行和丰富职业建筑师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自1956年招收第一届建筑学本科专业至今,“西冶”建筑学院(系)已培养出13,000余名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在历届毕业学子中涌现出的业界翘楚们,?皆重视地域建筑文化、强调适应性建筑技术的应用,保留着很深的“梁氏”烙印。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幸从物理学转为建筑物理学、主攻建筑热工与节能设计,由我这位“外行”来撰写“西冶”建筑学人介绍,难免以偏概全,不足以窥其全貌,只能仅凭在“西冶”任教学习40年的阅历和目睹建筑学院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跌宕起伏的过程,汇...
26
2021-05
建大新闻网讯 5月25日,信控学院邀请计算机专业94级校友、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杨在学府城6#301作题为“协同多智能系统技术与应用”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信控学院院长马宗方主持,学院计算机系教师代表及百余名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 徐杨教授介绍了开放、复杂、分布式环境已成为现代智能系统的主要应用特征,分布式人工智能通过引入构建逻辑或物理上分散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智能体间异步和相互协作实现了对复杂问题的求解,现已成为新一代智能系统设计的典型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5G场景下对海量小基站分布”为大家分析了分布式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意义,并介绍了基于DCOP问题模型的多智能体优化协同方法及其工程实现。 对于同学们现场提出的问题,徐杨教授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为同学们解疑答惑。他提出要以人为本,并建议作为工科的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秉承这“需求牵引,实践落地”的原则,要真真实实的看到智能化技术到底给我们在生活上带来了什么,再去想如何设计以及研发,同时也指出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多智能体系统是...
21
2021-05
建大新闻网讯 5月18号晚,理学院在学府城6-301邀请我院校友、广州大学张崇岐教授作名师讲座,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彬、数学系系主任陈清江、数学系副主任刘勇、部分数学建模指导教师,以及200余名学生参加。 张崇岐教授是恢复高考后我校基础课部数学专业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他以“数学建模中的统计方法”为题用自己对统计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母校的热切感情为在场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中他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数据整理、图形分析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系统地为大家讲述了统计方法在数学建模问题中的应用,又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详细讲解了统计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最后他以“数和数据的区别”为切入点,向在座师生讲解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带大家领略了“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美好蓝图。 张崇岐教授的讲解激发了在座师生学习研究数学统计的强烈兴趣。互动环节中,大家争相提出问题希望与张教授互动,张教授也结合实例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会场上热烈的讨论场景反映出我校学子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对数学学习研究...
11
2021-05
建大新闻网讯 我校理学院青年教师潘雍分别于2021年2月和3月在国际知名顶级学术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应用材料与界面》中科院分区大类一区 TOP期刊,IF:8.758,Citescore:13.6)上发表题为“Nanolasers Incorporating CoxGa0.6–xZnSe0.4 Nanoparticle Arrays with Wavelength Tunability at Room Temperature”(室温下波长可调的硫系纳米颗粒CoxGa0.6–xZnSe0.4激光器阵列)及《Applied Surface 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中科院分区一区 TOP期刊,IF:6.182,Citescore:8.7)上发表题为“The single layer nano-laser with nanohole arrays prepared by three beams laser interference ablation on Ga0.1Co0.5ZnSe0.4 films”(三光束干涉刻蚀方法下的单层孔阵列纳米激光器)的最新研究成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是表界面物理科学类的顶级学术刊物,在应用表界面领域非综述类排名第一,并入选2021材料科学综合类T1级别期刊,是具有国际顶级影响力的重要学术刊物。 ...
11
2021-05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云斯宁教授团队在国际化学工程领域权威英文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缩写Chem Eng J,2020影响因子:10.652)上在线发表题为“Tailoring the supercapacitive behaviors of Co/Zn-ZIF derived nanoporous carbon via incorporating transition metal species: A hybrid experimental-computational exploration(引入过渡金属物种以调控Co/Zn-ZIF衍生纳米孔碳的超电容行为:一个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探索研究)”的研究论文。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的学术影响力在115个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期刊中排名第五(5/115);在281个通用化学工程(General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中排名第九(9/281)。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硕士研究生杨超,云斯宁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碳基双电层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倍率性能优异以及循环稳定性出色等优点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青睐。然而,迄今为止所报道...
29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4月26日上午,土木学院邀请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崔杰教授在土木楼516报告厅作题为“近海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的几点思考及研究工作”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史庆轩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参加。 近海工程在国家战略部署和经济建设方面都占有显著地位,海洋领域将是未来建设发展的又一新战场。崔杰教授向师生们介绍了973项目“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的主要特点为规模宏大、环境复杂、建设难度高、并且投资巨大。该课题建立了近海域强震破坏性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地震破坏机理与规律及失效模式,提出了全寿命抗震性能评价与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我国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地震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支撑。 主讲人介绍: 崔杰,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其后,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广州大学土...
27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国际水协会(简称“IWA”)于2021年4月21日召开了网络会议,我校王晓昌教授应邀参会并就任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IWA是水环境与水工业界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拥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会员。IWA理事会全面负责协会各项事务的管理,包括制定IWA的战略方向,审查管理团队制定的计划,监督和协调项目的执行,制定和实施政策,以及内部控制等工作,理事会还负责IWA执行理事的推选。理事会由IWA主席和副主席、执行主席、上届主席、财务总监和从会员中遴选的专家组成,共有15名成员,王晓昌教授是本届理事会中经IWA主席提名入选的唯一中国专家。 王晓昌教授长期活跃于国际水环境界,是我国最早加入IWA的专家,为该协会在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和学术活动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2011年首批入选该协会会士的3位专家之一,并于2014年经国际提名入选该协会第一批杰出会士(目前共46名,我国共3名)。他同时在该协会出任会士指导委员会委员、理事会会员活动委员会委员、未来城市研究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非传统水资源专家委员会中国区主席、膜处...
23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4月23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究院规划一处副处长梁才浩等一行7人来我校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调研交流。 座谈会上,建科学院院长李安桂对合作组织各位领导和研究员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团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梁才浩介绍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调研的背景、目的和要求。他表示,西安建大建科学院长期从事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备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深化研究、推动合作。双方围绕地下空间空气环境保障、建筑光伏发电潜力评估与规划、建筑节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 座谈结束后,梁才浩一行在建科学院杨斌教授陪同下参观了“中国-北欧室内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由国家电网公司发起成立,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宗旨是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绿色和低碳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2020年以来,合作组织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
20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为促进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的发展,加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博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根据《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试行)》规定,经专家评审委员评审、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批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肖国庆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杨守磊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含原位碳铝酸钙水泥制备及其结合耐火浇注料性能研究》荣获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四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杨守磊于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我校材料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含碳耐火浇注料,导师为肖国庆教授、丁冬海副教授。期间获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JCR二区以上4篇),E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博士生学术专项奖学金(2018年),濮耐研究生教育教学奖学金(2017年)等多项奖学金。 中国硅酸盐学会创建于1945年,学会下设26个分会和科普、学术、科技咨询和青年等4个工作委员会。学会现有个人会员21074人,团体会员50个。学会主办...
16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为帮助青年学子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即国学知识与内容,掌握“国学经典”的阅读方法,4月14日,紫阁书院邀请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鹏杰教授,在草堂校区紫阁大礼堂举办“怎样读经典-以《道德经》为例”学术报告,学校广大师生千余人参加。 韩鹏杰教授以《道德经》为例教育学子:读经典应从“知人、知书、知宝”三方面切入。首先是“知人”,要了解作者的职业,不同职业的任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很大不一样,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本书?即这本书写作的背景;第二是“知书”,要知道这本书如何分章,谁分的章?《道德经》老子本身没有对这本书分章,要读经典本,中国历史上解读《道德经》的人数不胜数,大家公认的经典本却只有两本,一个是河上公的本子,一个是王弼的本子,韩鹏杰教授推荐王弼的《老子》。同时要探究书名,要读序言、读目录、读首章;第三是“知宝”,《道德经》归根结底想告诫人们三个字:“慈、俭、让”。慈爱、俭让、处下是我们珍贵的品质。读经一定要落到实处,哪怕...
15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加强科研工作的统筹谋划,着力更新科研方向、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不断激发我校科研内生动力,近日科技处开展“科研方向凝练、平台建设查弱项补短板”学院走访调研工作。 4月12日、4月14日,科技处领导班子分别走访调研了土木学院、建筑学院、环境学院。在走访调研中,科技处与学院领导班子,结合国家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分析了科研方向、重点科研平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和学院科研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为随后学校各层次科研方向的凝练与布局、科研平台建设统一了思想。 围绕科研查弱项补短板,开展科研方向凝练,加强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创新科研体制和机制,是学校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今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下一步,科技处将与各学院一道,紧密围绕国家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找准学校科研特色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凝练学校科研方向,探索优化科研平台管理体制,提前谋划布局,努力开创“十四五”时期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
14
2021-04
建大新闻网讯 4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田刚教授应邀来我校,在工科楼三楼报告厅作题为“走进数学”的专题报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我校原副校长郝际平,副校长姚尧出席报告会,理学院全体师生参加本次报告会。 田刚院士以平实的语言,轻松的节奏带领听众领略了数学之美,他利用哥德巴赫猜想和费尔马大定理讲解了数学的抽象美,利用黎曼猜想、非欧几何讲述了数学的严谨美,利用图形的铺排问题展现了数学的对称美,让艰深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亲切有趣。 报告后,田刚院士与在场师生亲切互动,为大家解答数学学习、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并与部分教师代表合影留念。 报告会后,在郝际平、姚尧的陪同下田刚院士参观了我校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道路与交通实验室及岩土实验室。 田刚院士简介: 田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94年,田刚院士获得美国国家基金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