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1-12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刘虎博士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1.189)发表了题为“Atomically Dispersed Cu Catalyst for Efficient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Reaction”(原子分散的铜催化剂用于高效化学选择加氢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刘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NANO LETTERS》是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顶级学术刊物,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量产单原子合成策略,通过湿化学法将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与铜离子螯合,获得一类新颖的铜基络合物,进一步将此络合物热聚合合成具有高反应性和选择性的单原子铜催化剂,铜原子被稳定在石墨氮化碳的蜜勒胺环中。值得注意的是,该论文策略使用的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的羟甲基对铜原子原子分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墨氮化碳的蜜勒胺环不仅通过四元配位方式锚定住了铜原子,而且为选择性加氢反应提供了高反应活性和高选择性。 单原子铜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该...
16
2021-12
建大新闻网讯 12月14日下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庆学术系列活动暨“建科大讲堂(第六期)”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学者”特聘教授赵天寿作题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储能技术展望”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声主持。 赵天寿院士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新能源(太阳能风能)、能量载体和储能四个关键词,以平实的语言、轻松的节奏,向大家介绍了国家“双碳”战略提出的背景、目前新能源建设的进展等,同时针对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大需求,围绕燃料电池、液流电池、金属空气等流体电池储能装置中能量传递与转换关键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述,为大家上了一堂关于“热质传递”和“储能”技术的科学普及课。随后,赵天寿院士与在场师生亲切互动,针对大家提出的学术问题都一一耐心细致地做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报告会结束后,赵天寿院士在校长王树声、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瑞龙、建科学院院长李安桂等陪同下参观了西安建...
15
2021-12
建大新闻网讯 12月14日,由中国工程院、科睿唯安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行《全球工程前沿2021》报告发布会,发布2021年度“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研究成果,对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和工程管理9个领域的重点前沿进行详细解读。我校副校长黄廷林教授作为研判专家提名并解读的工程研究前沿“水源地水质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方向入选2021年全球工程前沿“土木、水力与建筑工程领域”TOP 10工程研究前沿。 水源地水质污染控制与修复主要是指水库、湖泊等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污染原位控制与修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现和水动力条件改变,水源地水质呈现出年内季节性、年际周期性与差异性变化特点。有效控制高负荷径流污染、富营养化与藻类污染、内源污染等成为全球水源水质安全保障面临的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水源地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对污染物在气-土-水复合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暴雨径流污染负荷削减的水动力学调控技术方...
14
2021-12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云斯宁教授“新能源材料”研究团队在美国化学协会主办的国际期刊《ACS Catalysis》(影响因子:13.084)上发表了题为“Cobalt-Based Incorporated Metals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Derived Nitrogen-Doped Carbon as a Robust Catalyst for Triiodide Reduction in Photovoltaics(钴基双金属协同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氮掺杂碳电催化剂在光伏器件中的碘还原性能)”的研究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云斯宁教授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团队外籍成员Nosheen Zafar。 在电催化领域中,发展新材料最大的挑战是寻求可替代贵金属材料的类铂催化剂。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原子掺杂到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多孔碳催化剂,可构筑氮配位双金属活性位点。在增加活性位点的同时,金属间会产生协同效应,可显著增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得益于不同金属离子之间强烈的协同效应以及碳纳米管与多孔结构增强的电子传输过程,与金属-氮配位碳基催化剂相比,双金属-氮配位在引入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的基础上,更能优化催化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而...
06
2021-12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关于开展2021年度“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举荐)、部门审核和评审委员会评审,公布了2021年度“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名单,我校资源工程学院肖巍副教授入选“引进人才•拔尖人才”计划。 该人才计划旨在重点引进和培养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以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高端创新人才,现已建设成为一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建设新兴学科的高端创新人才队伍。 肖巍: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氧化矿浮选药剂与工艺开发及纳米气泡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JACS., J. Hazard. Mater.,Miner. Eng.,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2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26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5.419,出版学术专著...
26
2021-11
论坛名称:西部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空间治理青年论坛 举办时间:2021年11月28日9:00—18:00 举办地点:逸夫楼417会议室 主办单位: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高校科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协办单位:西部城市研究学社 腾讯会议号:251 512 757
25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力学技术研究院孙博华院士研究团队在3D混凝土打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e o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in 3D concrete printing processes(3D混凝土打印进程中界面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在工程制造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2021年影响因子:10.998,SCI一区TOP期刊)发表。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轩廷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该科研成果的唯一完成单位。 3D混凝土打印(3D Concrete Printing)技术由于其快速制造的优势,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原理是建立3D模型数字文件并利用软件对模型切分,随后将配置好的混凝土材料通过挤压装置,由喷嘴挤出进行打印。针对目前打印进程中结构因失稳失效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打印条层截面几何形状类水滴型模型,用于分析 3D混凝土打印进程中界面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下的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已有试验高度吻合,解决了现有研究中仿真与试验不匹配的问题。在对...
25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碑碣林立,蕴国学之精髓,史海钩沉,扬文化之新篇。为进一步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国宝背后的历史,助力中华文化传播,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优良学风创建实践体系,11月18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国宝守护人”、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嘉宾、《国宝名碑脱口秀》主持人白雪松应邀为西安建大文学院师生带来“碑林国宝,重回大唐”——大唐盛世里的碑刻主题讲座。 白雪松以一则“碑林博物馆水池结冰之谜”的趣谈切入主题,随后他介绍了碑林博物馆入选央视经典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录制背景,引发了大家对碑林博物馆的好奇与向往,他像带领游客参观一样带着全场观众“移步换景”去饱览博物馆里林立的国宝,从唐代景云钟到大夏石马,从“碑林”的“碑”字的书写由来到唐朝隶书的“蚕头燕尾”,从“一碑成林”的《石台孝经》到唐代的考试题库的“孔孟十三经”,从“昭陵六骏”到“老子石像”,从名人书法碑刻到墓志铭文,从汉代画像石到唐代犀牛石雕……白雪松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时而豪...
19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公布首批陕西省电影评论与理论研究基地名单,本次全省共认定12家单位。由我校艺术学院原文泰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中国特色电影评价体系研究”基地成功入选。 中国特色电影评价体系研究基地关切政府、学术界、创作界、观众等多方需求,致力于完善中国电影批评的学术和话语语态、提升电影批评的前瞻意识,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和电影评价体系,为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提供助力。 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凝练方向、整合资源,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平台的搭建,瞄准省级科研平台学院全覆盖目标,重点谋划和布局,努力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科研基础保障。近两年,先后获批建设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科研平台,另有一个进入现场考察阶段,现已实现了艺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科研平台的突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科研平台 文字:科技处
18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环境功能材料研究方向的研究水平,切实发挥新型智库科研平台在学校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11月1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功能材料方向学术研讨会暨新型智库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四川大学赖波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刘刚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尤世界教授、南开大学王鑫教授、中科院过程所赵赫研究员、清华大学吉庆华研究员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袁林江教授和李志华教授作为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莅会。环境学院院长卢金锁教授、“西北生态脆弱区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建设研究院”智库主要成员及环境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卢金锁教授在主持会议时对莅会嘉宾表示欢迎,对智库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学校环境功能材料方向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Angewandte Chemie、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高水平SCI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
15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周元臻教授研究团队在电催化降解水体典型有机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 novel electrochemically enhanced homogeneous PMS-heterogeneous CoFe2O4synergistic catalysis for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levofloxacin(一种新型电化学增强的均相PMS-非均相CoFe2O4协同催化体系用于高效去除左氧氟沙星)”在化学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毒物,2021年影响因子:10.588,SCI一区TOP期刊)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钤钰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抗生素作为一类治疗感染性疾病药物,其应用非常广泛,然而抗生素可生化性低,进入水体后容易造成持久性污染。因此,水体中抗生素被认为是一类典型有机污染物,而其降解和去除研究也是相关领域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以多相催化剂(CoFe2O4/NF)作为工作电极,通过将其平行放置于电化学阴、阳极间来活化过硫酸盐(PMS),基于此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增强的均相-多相催化体系,...
13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人才强国的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为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人才强校步伐,11月12日下午,西安建大邀请陕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理给师生作“激活第一资源提升管理水平—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重要思想几点体会”的报告。报告会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詹绍文主持。 邓理以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根据自身服务群众的实际案例,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主题,分别从对人才新的认识;以新的人才观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原则和成才导向;发挥人才制度的基础性、长期性功能以及用尊重人才这把金钥匙打开人才强校的大门等几个方面分享了他的体会和认识,开展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邓理还和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勉励广大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不断提升“七种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一名有信念、有理想、有奋斗、有奉献的新时代...
12
2021-11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科研团队田炜烽、郝际平、钟炜辉老师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的论文“Buckling of stepped columns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effect among columns”被加拿大科技媒体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Key Scientific Article),并通过其官网以及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平台进行了专题报道。田炜烽老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郝际平教授和钟炜辉教授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作者。 本次被报道的成果属于钢结构稳定领域,在带有阶形柱的复杂钢框架的稳定问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阶形柱是工业和民用钢结构建筑中常见的基本构件,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俄国科学家铁木辛柯对单阶悬臂柱的屈曲分析,我国最早期的《钢结构设计规范》(TJ17-74)已包含了阶形柱稳定计算的内容。由于截面变化以及柱中力的影响,阶形柱的柱间相互作用机理复杂,尤其是对于多跨框架以及由阶形柱与等截面柱组成的复杂框架,柱间相互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