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西安建大环境学院“牢记总书记教诲 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9日前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踏寻“金米”的致富之路,重忆金米村的振兴梦。 到达金米村后,村干部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木耳的种植方式、品种类型、生长过程以及营销模式。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年金米村木耳产业不断完善发展,并且基本完成了木耳产业的废物循环利用和回收,并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后,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木耳种植大棚。庄园道路横竖分明,木耳种植的支架整齐划一,看着产业化的木耳大棚就可以想象金米村人在木耳播种与丰收季节的收获与满足,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气势。 接着,团队成员也在金米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木耳种植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投入木耳的生产种植,从中获得收入,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获得收入,生活变好了、环境变好了,日子有盼头,对生活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团队成员表示,金米村能守护好自己家乡的“一池水”,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闯出属于金米村独特的产业线,将“小木耳”发展...
24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和2030健康中国规划,推动西安城市生态环保建设,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探寻宜居环境,共创绿色生活”为主题,以西安市典型建筑及公共空间下的室外人员热舒适与微环境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月18至20日,建科学院“关于西安市典型建筑及公共空间下的室外人员热舒适与微环境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西安市环城公园开展调研。 环城公园位于西安市核心建成区中心地带,满足了周围居民大部分的活动需求。西安市中心老城区呈低层高密度的结构肌理,人口资源密集,公共空间及基础设施超负荷压缩,环城公园以带状环形绿地辐射更大范围,是该建成区中重要的公共绿地资源,具有典型性,因此选择其作为调研地点。为了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实践团成员在活动前还从安全教育、仪器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培训。 8月18日至20日,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西安市中山门南段环城公园东墙处、环城公园北侧、南侧环城公园,在太阳直射点、中式走...
23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调研腾格里沙漠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生态发展问题,实地感受沙漠治理带来的生态上的显著变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腾格里沙漠生态环境调查暑假社会实践团于7月28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腾格里沙漠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8日,实践团成员来到沙坡头和金沙岛进行考察。通过走访调研,成员们得知当地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固沙方式并且种植了花棒、柠条等固沙植物;治沙技术也由 “麦草方格”演变为了 “五带一体”治沙体系,真正做到人进沙退。随后,团队成员们在莲花园进行水源取样工作。 7月31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银川,与银川水土保持局接洽。考察得知,宁夏地貌类型复杂,这里的沙漠已经由流动沙变为固定或变半固定沙,为此当地近几年都采取种植沙柳固定沙地、建立治沙博物馆、大面积种植人工植物等措施进行宣传治理。 随后,成员们采访了治沙劳模王有德先生,得知村民们在北沙窝和大泉沙漠引水治沙造田,开发土地5000亩种植经果林,同时种植果树和栽植防护林带23万株,解决了当地160余人的就业问题,成功走出...
20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宣讲与社会实践贯通结合,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7月18日至2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理论普及宣讲团先后赴陕西省神木市、榆林市、延安市等地区开展“喜迎二十大、汲红色力量、宣法治精神”主题宣讲,结合“牢记总书记教导,奋进新征程”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以陕北红色力量为依托,立足文学院“文法兼备”学科特色,在讲好新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在前期准备中,针对实践情况,组建以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新媒体运营等团学组织学生骨干为核心的实践队伍,开展多次讨论交流,对陕北神木、榆林、延安等地区的宣讲进行周密部署和详细规划,制作宣讲材料,完善调研问卷,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深入学习陕北红色革命历史,丰富理论普及宣讲内容,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前往神木市展览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进行党史理论和基层法律等方面的学...
19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近日,艺术学院赴凤翔区社火马勺脸谱非遗文化调研团到达凤翔东湖艺博民间工坊,跟随非遗传承人李娜老师进行实践调研活动。 马勺脸谱主要以马勺状为主,还有锅铲、葫芦、梭子、木桶、插花等形状,其中插花为新开发的形状,这些形状均是就地取材,十分贴近百姓生活。马勺脸谱大多都由梧桐木制成,轻巧易携带。脸谱有许多种类,例如京剧脸谱、四川脸谱、秦腔脸谱、社火脸谱等类型。和马勺脸谱有关的是社火脸谱,马勺脸谱是社火脸谱的一种,社火脸谱有两千多年历史,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社火脸谱图样逐渐丰富,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社火脸谱,由于长期文化积淀,它可以通过面部的描绘来直接表达情绪。 马勺脸谱的图样主要以神话人物、历史人物、名著人物为主,其中的装饰纹样都是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设计而成,因此不同的人物,脸谱上的纹样也不尽相同。除了纹样代表不同的含义,颜色也代表着不同内涵,例如红色代表忠勇侠义,黄色代表残暴奸诈。正是纹样与...
19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和力量。机电工程学院组建了赴山阳县板岩镇“红色+·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从“以关爱实振兴”、“以推广促振兴”、“以教育强振兴”和“以宣传话振兴”四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以关爱实振兴 石庄子村,位于山阳县板岩镇,交通较为不便,村中年轻人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家中多为留守儿童与老人。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老人存在与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的现象,有些老人除了身份证并未拍过其他照片。为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实践团8月11日至17日走访了石庄子村近近百位老人,为留守老人义务拍照。在村上的小路上、在村民的小院里、在长满苞谷的农地里,实践团的相机记录下红布前一位位老人们最真诚的笑容。在走访留守老人的过程中,老人们最简单的问候和话语也是对建大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肯定,也正因如此,实践团...
18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与“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新变化,进一步强化学院与校友、企业与在校师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搭建高质量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拓展“朋友圈”,组建校企“大家庭”,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我院2019级至2021级全体本科生及相关年级辅导员利用假期时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下就近就便深入全国土建行业各重点企业推进“千名学子访千企”专项工作,并取得了积极实效。 8月上旬,学院应邀先后走访了陕建十一建集团、中冶建工西北分公司、中建一局三公司和中建五局三公司在陕项目部,集中看望了暑期在企实习学生并与单位负责同志举行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各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人才培养政策、校企合作目标与2023年实习招聘需求等基本情况,带队教师重点围绕土木工程学院校企就业实习联盟的成立意义、实施举措和预期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双方还就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和企业导师聘任协议中的重点条目进行了意见交流,并举行了“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在企实习的学院2023届毕业班学生代表、我校在企校友...
17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陕鲁冀多地“逸云智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假社会实践团一行5人于8月10日前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庵上湖村进行暑期实践调研。成员近距离观察乡村智慧大棚系统,了解目前应用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乡村振兴发展策略和成果。 解说员首先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庵上湖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的发展之路,从村委会引进人才、招商引资,到成立高技术人才团队对村内农业及第三产业开发进行指导,并与投资方合作成立蔬果品牌,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实践团成员随后来到示范大棚进行参观、体验火龙果采摘,并与村民们进行交流。在体验过程中,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不同季节果蔬种植方式的注意事项、大棚内所用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管理方式。 实践团成员随后参观了潍坊市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认真观看庵上湖村史教育宣传片,了解到庵上湖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背后的故事。村民们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克服了村民质疑、技术落后、劳动力短缺、人才缺失等困难,紧...
16
2022-08
【媒体建大】中国青年网:西建大学子三下乡:脚踏实地学材料,入企实践促民生
16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深刻认识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水资源匮乏的严重性,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建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4人赴西乡县牧马河周边开展水资源调研活动。 8月12日,实践团成员抵达牧马河边河滨公园,沿河流两岸进行实地调研,在其上游、中游、下游分别调研不同河段的水位、水质及污染情况。 实践团通过初步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群众,线上、线下查阅相关资料,经小组成员商讨制定出了一份关于牧马河周边环境及水质问题调研的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询问民众对牧马河水质的满意程度并发放问卷扩大调查范围。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河边收集水样本并前往西乡水利局对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与以往牧马河水质监测的指标进行对比,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判断水环境污染事故原因,并采取对策加大宣传。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学习到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环保知识。通过政策宣讲让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落实到更多的群众心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
15
2022-08
【媒体建大】群众新闻客户端:垃圾分类 行胜于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团进社区开展调研
15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为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人民居住环境,为未来黑水虻在西安市周边乃至陕西省其他县市的普及做出规划和具体方案,建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践活动,走进工厂内部参观学习餐厨垃圾预处理流程,深入了解黑水虻对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艺。 8月12日,社会调研实践团一行7人前往西安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餐厨垃圾预处理项目,通过完备的预处理体系和先进的预处理机器,利用化工手段将收集到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同时该公司也采取了生物手段——利用黑水虻幼虫进行餐厨垃圾分解处理再利用,双线并行实现餐厨垃圾的再利用。黑水虻,作为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餐厨垃圾和禽畜粪便,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餐厨垃圾、鸡粪及猪粪等废弃物方面。 队员们参观并了解了“西安市维尔利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垃圾处理能力、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该厂餐厨垃圾处理的多种系统。学习到预处理机要求能实...
15
2022-08
建大新闻网讯 2022年暑假,西安建大公共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前往延安,追寻先人足迹,怀念延安岁月,感念伟人家风。 在宝塔山半山腰,团队前往了日本工农学校旧址。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办了一所极为特别的学校——日本工农学校,大量被俘的日本士兵和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在这里学习、生活,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多方面的教学改变了许多学员的世界观,最终创造了一个化敌为友的奇迹,团队成员们无不感叹于正义信念以及仁慈感化的力量之大。 团队成员们参观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以及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感受到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真正体会到了毛泽东主席所言“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 随后实践团前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进行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