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为积极响应关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和宗旨,7月15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8名学生组成的“三下乡”实践团在理学院潘雍老师的协助下赴陕西省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马咀村坐落于锦阳湖畔,村里街边、墙角、巷尾等摆放和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盆景、吊兰,村口文化墙上有着围绕“美丽乡村”主题的宣传画和标语,使人真切感受到马咀村之新、之洁、之美。据悉,2000年的马咀村民生活比较贫困,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的协作下,才有了如今繁荣一片的景象。马咀村着眼于先建设工厂经济,再发展棚栽经济,最后拓展旅游经济,历经16年,让这里有了全新的面貌,该村还荣获国家级最美宜居示范村庄、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7月16日,小组成员共同走访村民,了解这些年来村子的变化。通过参观会议中心、干部培训中心等政治基地,大家了解到正是周密的组织与协调分工让马咀村的建设得以持续推进。村民向小组成员耐心地讲解了村中...
31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层次了解并宣传渭南市澄城县瓷窑文化、体验和感受传统非遗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和其特有魅力,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进行实践活动,走进澄城尧头古窑群遗址,感受古镇汉唐陶文化雄风,体会尧头窑的魅力。 7月21日,实践团队抵达尧头窑文化生态园区,“南有官窑景德镇,北有民窑尧头窑。”据记载,尧头窑制瓷历史长达千年,明朝澄城县志“澄城瓷砂始于唐(公元618年)”的记载是最早关于尧头窑的文字印证。尧头窑位于澄城县西南11公里处的尧头镇,地处渭北黄土台源地带、洛水之滨,附近淙淙不息的洛河水,随处可挖的高岭土,白碱土,储量丰富的煤炭,使尧头窑的瓷器成为不可替代的精品。 在尧头窑合作社,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陕西鸿运来文化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陈振海介绍到,公司先后聚集了6位非遗传承人,带领58名员工,致力于尧头黑瓷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传统产品数据化和“互联网+创意设计”,推广尧头黑瓷相关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绿色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通过增强乡村吸引力,从而...
31
2022-07
【媒体建大】西部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开展传承红色体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
27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乡村旅游是破解乡村传统发展模式困境的一剂良药,因此,毫不动摇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实现乡村新振兴,提升村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性核心作用。针对以上政策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本团队围绕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及模型建构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旅游的后期发展提供可靠性数据支撑。 7月19日,团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南宫山镇宏大村,进行实地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宏大村,身处大巴山区域内的南宫山景区,烟雾缭绕,山势奇特,层峦叠翠确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同游者皆都能感受到游客们对美景的向往之情,赞叹之意! 到达当地乡村旅游场地后,实践队员开始一边实地打卡一边进行问卷的发放。调查问卷的问题设定以了解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参与意愿调查为主,以提升游客体验度,降低旅游风险,促进乡村旅游持续性健康发展为目的。在发放调查问卷时,村民以及游客积极配合。同时,实践队员就如何实现乡村旅游脱贫、发展,如...
26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作为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本质要求,更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基于以上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组建“资源循环、绿色强国—西建大材料学院基于中国特色循环经济视域下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调研实践团”,该团队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核心,以本科生为主体,依托粉体工程研究所承接的《青海盐湖化工产业区大宗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示范》等项目课题开展实践。 7月25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循环、绿色强国”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青海省锡铁山镇开展实践工作。 赴青海省锡铁山实践团由带队老师李雪晨、博士研究生赵忠忠、硕士研究生万永峰及5名本科生组成,在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后,实践团来到锡铁山矿山救护中队驻扎处。锡铁山矿山救护队副...
23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7月18日至20日,由西安理工大学承办的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全国第十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陕西省分区赛在西安举行。全省21所高校、26支参赛队围绕赛题“三重木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开展同台竞技。经过激励比拼,由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惠宽堂教授、 老师指导,陈永恒、杨奔、仇逸飞、翟伟杰、杨子浩、李海尧六位学生共同完成的竞赛作品“笃实塔”“笃行塔”双双斩获一等奖,创造了近年我校学子在该项省级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本届比赛赛题来源于中国古建筑应县木塔,题目模型以三重木塔结构为基本单元,要求参赛者采用竹材制作,使用胶水粘接,制作一个带挑檐加载点的三层木塔结构模型,并针对竖向荷载、扭转荷载及水平荷载等多种荷载工况下的空间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及加载试验,充分考验了大学生对土木工程结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薛建阳教授受邀参加开、闭幕式并代表竞赛专家委员会致辞;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钟炜辉教授、院长助理门进杰教授受邀参与专家评审环节。 据悉,全国第十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将...
23
2022-07
【媒体建大】大学校园网:西建大学子三下乡—— 修复矿山生态,重现秀美山川
11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7月10日,由中国交通运输教育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华展物流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由我校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李聪颖、李微两位老师指导,罗瑛、周仁杰、孟雯、侯卓星、杨卓航五位来自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基于成本分析的智能公交实时拥挤程度查询系统》获得大赛三等奖。 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185所高校的1473件作品,经过角逐,来自94所高校的213件作品入围决赛,决赛作品入围率仅14.6%。在7月9日的线上决赛答辩中,我校参赛团队通过PPT展示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充分展示了作品的研究背景、设计原理、创新特色以及应用前景。 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参赛高校最多、参与学生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项目,代表全国交通运输领域大学生竞赛的最高水平。本次大赛我校学子取得优异成绩,表明我校在交通运输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竞赛具有良好的学科知识基础以及创新能力,也为日...
11
2022-07
【媒体建大】今日头条:西建大学子三下乡——绘好田野新气象,画出农民中国梦
03
2022-07
遇“建”更好的自己
03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优秀奖8项,荣获优胜学校和优秀组织单位,获奖层次创我校参加该赛事以来最好成绩。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为我校一类B竞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IT学科竞赛,旨在全面推动软件行业发展,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大赛分为个人赛、设计赛和数字科技创新赛三大项。IBM、百度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为国家软件产业输出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现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参赛规模最大、社会效果反应良好的IT类专业赛事。大赛入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榜单,本届大赛全国1600余所学校参赛,参赛学生五十万人次。 我校自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来,校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和信控学院加强学科竞赛工作顶层设计,通过完善制度保障、扎实课程培养、强化实践训练,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课堂教育+项目实践+学科竞赛”为...
03
2022-07
母校再回首
01
2022-07
建大新闻网讯 6月24日上午,我校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路演答辩在草堂校区图书馆举行。本次校赛由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和研究生院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特别支持。 自4月25日发布校赛通知以来,本届大赛历经项目申报、学院初赛、校级复赛三个阶段。在项目申报环节,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次再创新高,报名参赛项目共1754个,参赛人次达9851人,较往年提升40%。经学院初赛选拨,共有207个项目进入校赛,校级复赛经网络评审环节推荐出70个项目晋级路演答辩环节。 路演答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答辩及评审模式,分四组进行。参赛作品内容紧密结合我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围绕“绿色+、智能+、健康+、国际+”四个方面,涉及了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等领域,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评委专家与各参赛团队进行了现场交流,从创新、商业、引领教育、就业和团队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提问,并为参赛团队提供了有关项目创业和落地实施的诸多有益建议。 学校将认真做好承办本次“互联网+”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