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等学校的构成来看,地方高校占有最大比例,但其获得的经费数额以及受政府重视的程度都不太令人满意,处于弱势地位。”10月15日,在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中小型高校发展战略”分论坛上,当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王保华教授对地方高校的处境作上述描述时,台下不少代表频频点头。
王保华列举了一组数据来说明地方高校究竟“弱”在哪里:2002年,中央部委院校是111所,地方高校是1285所,地方高校的比重占到了92%,但地方高校得到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的57%。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也基本集中在少数重点高校。
地方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但到位情况并不理想。王保华去年曾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的部分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拨款能够完全到位的高校仅占总数的7.14%,基本到位的占58.33%,而27.38%的高校政府拨款难以到位,还有7.14%的高校政府拨款不能到位。
得不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政府拨款又不能很好地到位,自身得到的科研经费又极少,这使得多数中小型高校的办学经费十分紧缺。
王保华的观点得到了其他与会专家的认同。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王铁军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分成3个世界:国家重点高校是第一世界,省市重点高校是第二世界,省市中小型高校则是第三世界。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邬大光教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小型高校身陷弱势的必然性。他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规模的扩张势必使得如何保护精英教育成为主题,因此,政府的教育政策就要向少数一流大学倾斜,教育资源必然向精英大学流动。
学科雷同、专业雷同、千校一面,是当前制约中小型高校发展的另一个瓶颈。为此,很多教育界人士为中小型高校开出了“走特色办学之路”、“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型人才”之类的药方。但是,很多中小型高校对于这个药方并不很认可。分析个中原因,王保华教授认为,主要是因为现在政府遵循的还是学术型、研究型的单一评价标准,还是看有多少重点学科,有多少硕士点、博士点,有多少科研成果、论文,而不是看培养的是不是社会需要的、欢迎的人才。
在分析了中小型高校所面临的困境之后,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对策。
王保华的建议是,一方面,政府要改变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的学术性评价标准变为多元标准,尽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中小型高校自身也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要从政府定位向市场定位转变,不必取决于政府的认定,找准“细分市场”和“卖点”。邬大光教授告诫中小型高校,不能等着财政拨款来解决经费问题,还是要靠自己在市场中找出路。王铁军则提出了多元融资办学的建议。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院长孙明根据本校的发展经验,坚信虽然中小型高校和重点大学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但只要科学定位,找到特色,也能办成出一流高校。(李丽萍 蒋昕捷)
(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