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选择燃烧:8个大学生西部自愿者的自述(六)

发布时间: 2004-11-04 作者:来源: 点击:

“趁着年轻,身体力行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味道,有值得回忆的片段。在西部干渴的土地上,我愿做一瓢水。”姜宝成到西部的动机就这么朴实,鲜明。

   姜宝成:“我愿做一瓢水”

2003年8月,天津《每日新报》摄影记者出身的姜宝成,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百色服务队的其他5名成员来到广西田阳,他被分到田阳县条件最艰苦的巴别乡中心学校初中班教思想政治。

到学校的第一天,姜宝成在一间教室里看到有十多个学生站着,很奇怪:“这是上什么课?那么多人一块回答问题?”旁边一位老师指了指地面,姜宝成才发现这些学生没有凳子坐。

姜宝成告诉记者,由于条件简陋,学生也没钱买菜吃。以前食堂只是把学生带来的大米、黄豆和少许油盐放在铝制饭盒里蒸熟,直到这学期才开始炒点菜,但经常卖不出去。在田阳县委宣传部挂职的中组部干部高崇进一步印证了这种说法:他曾和县领导到巴别中心学校检查过一个学生的饭盒,里面就是米饭外加7颗黄豆。姜宝成说,学生们每个星期的生活费一般要严格控制在5元以内,由于营养不良,几次发生学生晕倒事件。

姜宝成自称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但在巴别的深山里,现实和理想的碰撞还是强烈地震撼了姜宝成的心。2004年5月30日,姜宝成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志坚食堂”落成了。他又在筹备建立一个奖学金,帮助那些考上了高中又没钱上学的孩子。

真正让姜宝成焦灼的是孩子们在思想层面的“干渴”。“如果仅仅是贫穷,也许还好一点,思想观念僵化、滞后更严重。”姜宝成曾布置学生写作文《我的理想》,好几个学生的理想就是“去广东打工”。姜宝成说:“打工当然也能有所作为,但山里人对基本生存的渴望和对教育意义的漠视,让人非常痛心,我在想怎样去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思想行为。”“当贫困的根本原因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外来的资助都像一瓢水倾倒在西部干渴的土地上,你可以听到它吮吸的声响,但你看不到它的痕迹。”

今年2月7日,《每日新报》刊登了姜宝成的一篇文章《在干渴的土地上,我愿做一瓢水》,许多热心人被文章反映的情况打动。一时间慰问的信件、捐赠的包裹纷纷飞向巴别。

看到学校破旧的图书馆还存放着文革时期的陈旧读物,孩子们只能啃读固定的几本教材,姜宝成很不是滋味。2004年春节刚过,姜宝成提前返回南宁,去了广西几家出版社,争取支持。出版社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共捐赠出5000多册图书。学校图书室从此焕然一新。

为了帮助孩子们扩宽知识面,姜宝成自己掏腰包为孩子们订报纸、买图书、放影碟。姜宝成讲课很“另类”,通常会援引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用外面的思想和理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山里的孩子们逐步从迷茫走向积极,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惆怅走向快乐。

姜宝成感情丰富却不善外露。他以镜头记录瞬间的感悟,用日记整理感情的点滴。在姜宝成的一篇文章里,他认为当地贫困的根源在于观念、意识的落后,基础条件的薄弱。青年志愿者应当是“催化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积极适应环境,并努力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只要心中有梦,早晚我们能够飞翔”。

仍在山东老家的父母靠姐姐照顾,他们十分挂念儿子的身体。姜宝成本来就瘦削,到巴别以后体重又掉了6斤。“在我们学校最为困难的时候,姜老师给了特别大的帮助,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巴别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黄开秀一再对记者说。

姜宝成给记者讲了一个有意味的故事:“有人问我,‘你在那里支教一年有什么意义呢?’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有个故事在青年志愿者中流传甚广。退潮后,一个小孩子把滞留在海滩上的小鱼一条条地拣起来丢回大海。有人问他:‘海滩上有那么多的鱼,你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小孩子一边继续丢鱼一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这样做对这条鱼是有意义的……对这条也是有意义的……’”

(记者 张周来)

建大要闻

影像建大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