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14-06
为进一步做好校友工作,逐步完善我校“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校友工作机制,促进学校和校友事业的共同发展,6月24日下午,我校2014届毕业生校友工作联络员聘任仪式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虎成,副校长郝际平出席聘任仪式,学生处、校团委、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各院(系)团委书记,毕业班辅导员以及2014届校友联络员参加了聘任仪式。仪式由学校校董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梁亚红主持。 首先,副校长、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郝际平介绍了学校校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宣读学校《关于聘任杨光等175名毕业生为2014届校友工作联络员的决定》。他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并校近60年的发展历程和每一项荣誉的取得都凝聚着广大校友们的心血和智慧,历届校友在实干中努力践行着母校的“四实”校风,在实干中为地区建设和行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更是在实战实干中为母校增光添彩。近些年,学校加大校友工作投入力度,在网络媒介应用、校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升校友服务的质量。广大校友也通过地区校友会组织、地区校友QQ群、校友会微信信息平台加强与母校的联系,...
25
2014-06
6月16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梁文钊一行8人来我校调研现代夯土绿色农宅研究及应用示范工作,并在建筑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出席,科技处、建筑学院、规划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会上,田东平副校长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现代夯土建筑研究、示范推广和相关平台建设工作。建筑学院穆钧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周铁钢教授详细介绍了现代夯土建筑研究团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双方就如何在甘肃省村镇建设工作中推进现代夯土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后,梁文钊副厅长一行参观了我校建筑广场,实地考察了研究团队的现代生土建筑应用成果。 2010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在我校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2012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在我校成立《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两个研究平台为我校开展现代夯土建筑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据了解,我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和现代生土建筑实验...
25
2014-06
6月23日上午9点,在行政楼负一楼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生产安全管理员专项工作会议”。郝际平副校长,碑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宁,碑林区安监局段春生,碑林区质监局边永平副局长,以及陕西省特检中心领导,总务处王劲松处长,学校生产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学校各二级单位安全管理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总务处张龙副处长主持。 会议伊始,张龙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意义,此次会议旨在提升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的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共同服务于学校生产安全工作;同时,张处长从明确责任、打非治违、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宣传教育等几个方面对我校生产安全工作进行介绍,对之前安全大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集中进行了解答回复;碑林区安监局段春生老师以社会上发生的典型生产安全事故为例,讲解了日常生产安全检查应注意的要点,提醒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应严谨负责,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段春生老师的授课精辟、生动,得到了安全管理员的一致好评;随后总务处王劲松处长为各位安全管理员解读了生产安全管理...
21
2014-06
为深入了解我省“2011计划”进展情况、分析我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建言献策, 6月11日,陕西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朱恪孝一行参观了我校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材冶金工业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陪同。参观过程中,专家听取了2个中心关于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自主创新、实施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汇报,并就如何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升协同创新水平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 (来源:科技处)
19
2014-06
6月17日晚,由校董校友会办公室、校团委联合主办的 “身边的青春榜样”个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草堂校区成功举办。邀请我校99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梁西军回母校与学生座谈交流。校董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梁亚红,校团委副书记、子午书院常务副院长李洪胜,校团委副书记郑成华、学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报告会由校团委副书记马宗方主持。 报告会上,梁西军校友深情重温了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感谢。他从校园成长和社会实践的经历出发,结合自己在求学、择业、就业中的亲身经历,回顾了在母校求学和中铁一局十一年的工作历程,与广大年轻学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生活体验,勉励同学们珍惜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学好专业课知识,加强学习力的锻炼,诚恳待人、踏实做事,为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梁西军校友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热烈掌声。报告会结束后,梁西军校友向在场师生深深鞠躬,再次表达对母校四...
17
2014-06
2014年6月13日,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李虎成、副校长邵必林出席会议,校学生工作委员全体成员单位负责人、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邵必林主持。 会上,学生处副处长张卫华通报了截至目前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产生原因,通报了针对这些困难所采取的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开拓市场、发放求职补贴等一系列工作措施。 学生处处长雷鹏对2014届本科毕业生离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各个工作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雷处长还指出,当前,毕业生就业和离校工作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一是个别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存在,还要继续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二是今年毕业生答辩完到离校将近两周,时间长,天气热、又逢世界杯比赛、我校校园开放日、招生咨询会等,这些都给毕业生的文明、安全离校工作带来挑战。全校各相关部门、各院(系)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要为毕业生的离校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优质...
17
2014-06
6月10日上午,我校与多维联合集团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签约暨挂牌仪式在北京多维联合集团总部会议室举行。我校副校长郝际平、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寿国、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瑞龙、副院长瞿伟等有关人员以及多维联合集团董事长多维宽、总经理郭剑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仪式。签约仪式由多维联合集团总经理郭剑云主持。 多维宽董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多维联合集团一贯重视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需求,西安建大的毕业生一直是公司的重要骨干。此次签约有利于校企合作共赢,对多维集团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郝际平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制造、施工、服务、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是中国钢结构和新型建筑板材行业主要供应商和市场引领者。多维集团十分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去年在我校设立了“多维明日之星”奖学金,为我校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此次双方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意义重大,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建立起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深和拓宽双方的合作范畴。 随后,郝际平副校长和多维宽...
16
2014-06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前期充分准备,6月11日至13日,我校隆重召开以“明确培养目标 创新教学模式 启迪学生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大会对近年来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等进行安排和部署。 11日下午,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学校党政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校本科教学督导组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领导班子成员、三级以上教授、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等300余人参加大会。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并指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点在教师,着力点在学生,保障点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德教风建设等,支撑点在深化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只有综合设计,同步着力,才能构建起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各单位紧紧围绕大会主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14
2014-06
6月11日,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工程院第六届领导班子,我校原校长徐德龙院士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徐德龙,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校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侨联主席、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材科教委高级顾问、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中心主任和陕西省建筑(建材)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保密技术专家组专家、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级会员、英国混凝土技术学会荣誉会士。 徐德龙院士1976年7月从我校水泥工艺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至今,曾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所长,材料工程系主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务副校长,1998年3月至2013年7月期间任...
14
2014-06
由陕西省学位办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承办的“陕西省第一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全国第九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于6月10-12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顺利举行,来自西北5省区2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99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赛事。 参赛队员介绍设计作品 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由中国电子学会、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等联合主办,旨在推动高等院校信息与电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研究生应用电子信息基础理论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陕西省首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全国赛为依托,同时作为全国大赛的西北赛区选拔赛,为广大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和培育团队意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为了促进研究生学风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研究生院积极动员并组织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该项赛事,做好赛事保障服务工作,最终选派了6支代表队共18名同学参加本届赛事。信控学院孔月萍老师被聘任为大赛评委。...
13
2014-06
6月5日,在阿根廷召开的第51届世界风景园林设计师大会(IFLA World Congress)上,我校艺术学院2013级研究生李启、孙慧姝、郑爽、李晨在该院吕小辉副教授、杨豪中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其作品“Prospect of Rebirth——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of yuhua colliery”(《祁•迹——玉华煤矿生态景观修复策略》)获IFLA国际景观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Group Han Award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王葆华副教授、杨豪中教授指导的2010级本科生余全红、孙尚娇 、王维理、杨文琪、2011级陈可为,其作品“Multi Religious Urban Cemetery Symbiosis with Baobab Trees ”《生长在猴面包树下的多宗教城市墓园》荣获 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评委奖。 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IFL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是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办,面向全世界风景园林院校征集作品,代表全球景观设计专业最高水平的学生设计竞赛,它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并更深地认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通过尝试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及挑战,...
13
2014-06
5月18日-23日,由团中央、全国学联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举办的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精英邀请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文学院英文系教师裴蕾及文学院部分英语教师指导英文系2011级学生金媛、2012级学生帅行健并率队代表我校参加比赛,经过激烈竞争,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指导教师裴蕾被评为“优秀评委”,我校选派的志愿者、英文系2013级学生宁雯也被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这是继2012、2013年我校成功打入全国总决赛获得三等奖后,又一次获得佳绩。 本次“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精英邀请赛,共邀请到全国百余所高校参加。鉴于近年来在英语辩论竞赛的突出表现,我校也应邀参加本次全国性最高级别竞赛。为保证能够在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文学院团委、英文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了教学、后勤、前期准备等各项工作。在北京总决赛中,两名学生经过九轮循环赛的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最终获得佳绩。(来源:文学院 编发:网络中心)
12
2014-06
6月8日上午,我校2014年校科技基金项目评审会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教授,全体项目评审委员,科技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武乾教授主持。 上午8:00,评审预备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田东平副校长首先通报了今年校科技基金的申报与审核情况。他指出,校科技基金对于项目培育、青年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各院(系)要加强项目的组织与策划,真正发挥校科技基金的导向作用。田校长还介绍了评审指标体系和项目评审分组情况,强调了评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各位评审委员致谢。随后科技处副处长闫增峰对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要求以及评审打分要求做了详细说明。 预备会结束后,所有项目分成土木建筑环境组、冶金材矿信控组、机电数理组、人文社科组、辅导员研究专项组等五个评审组,按照申报人汇报、评审委员会质询及评委打分的形式,对项目进行了评审。 评审中,评审专家从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前期研究基础、研究进度安排及预期目标等方面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