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4-09
9月23日上午8:3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郝际平教授、《章程》修订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科办主任高瑞龙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学科办主任高瑞龙对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会议召开前的准备工作、我校学术委员会拟采用的运行模式等进行了说明。学科办副主任郭秋梅从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的背景、我校学术委员会发展历程、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模式、《章程》修订前期调研工作、学术委员会的组成以及《章程》修订时间进度安排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接下来,《章程》修订工作小组成员对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我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工作展开了全面的讨论。 副校长郝际平讲话 副校长郝际平教授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我校学术委员会的历史沿革最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迄今已进行了6次机构调整。教育部第35号令《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我校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对学术委员会规程的宣传...
26
2014-09
9月22日晚7:30,我校在雁塔校区工科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了“2015年考研动员及信息发布会”,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郝际平教授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实现梦想》的专题报告。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瞿伟主持,研究生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我校300余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了会议。 郝校长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史,并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培养特色、就业状况等方面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同时也分析了我校毕业生报考本校的优势。最后,他表示欢迎同学们报考母校,学校将努力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郝校长的报告热情洋溢,生动幽默,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报告会上,建筑学院袁?同学和材料学院李帅同学作为2014级优秀考生代表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考研经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就2015年全国和我校的招生政策和时间安排进行了讲解,并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报告会后,同学们情绪激昂,纷纷反映本次会议内容丰富详实,非常精彩,对他们报考研究生有很大帮助。 据悉9月...
24
2014-09
9月23日晚,资深外交专家刘振堂先生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东六大特点与‘伊斯兰国’产生”的学术报告,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学生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团委副书记马宗方主持。 报告中,刘大使在介绍完中东概况后谈及了中东六大特点,解释了伊斯兰国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中国在中东的五大利益点以及自己的外交经历,他强调“一个国家在自尊自重的同时更要自信”。与此同时,刘大使与我校师生共同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个人历程,劝诫广大师生要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学会平衡心态、规划人生目标,并指出“只有不断勤奋才能改变命运的成才之径”,引人深思。最后的提问环节,刘大使对我校学生的提问作出了精彩回答和交流。 刘大使的报告高屋建瓴,主题鲜明,分析透彻,事例详实,且刘大使报告时语言生动,知识渊博,感情真挚,对于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了解当前复杂的中东局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处理中东局势的方针政策,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等都具有十...
24
2014-09
每天,走过草堂校区的南山书院,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处处风景不同。而今年暑期结束回到校园后,细心的同学收获了更大的喜悦,南山书院的所有屋面都变成了灰黑色,并且彰显出强烈的金属质感!伴随着早晚、远近、阴晴以及角度的不同,颜色或明或暗,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这,正是建筑师创新设计的理念——传统秦汉风格的斜坡屋面与具有现代审美感的金属氟碳漆相互结合的完美呈现。 随着2014年9月23日由新校区建设工程指挥部组织召开的竣工验收会,标志着横跨2013年和2014年两个暑期的草堂校区南山书院屋面氟碳漆工程全面收官,这与9月13日交付使用的13号学生宿舍楼,一起为南山书院的一期工程建设画上了一笔完美的句号。 南山书院屋面氟碳漆工程分为两期建设,首期建设包括食堂、教学办公楼以及四个学子之家的所有屋面,面积21000平米,于2013年7月开工,当年8月25日完工;二期建设包括1-13#全部学生宿舍楼屋面,面积约62000平米,于今年6月初按楼栋逐次开工,8月20日完工。该工程的施工难点在于:一是三级高空作业,施工高度达到了...
23
2014-09
9月19日下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宁来到我校,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我校原校长徐德龙院士,校长苏三庆的陪同下,参观了建筑广场、校史馆和艺术馆。 在我校建筑广场,张宁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古建筑模型和优秀获奖作品展,对我校学子在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今年举行的第25届比赛中包揽前两名的不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校史馆,张宁了解了我校百余年的办学史和近六十年的并校史,对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卓越的办学成就表示赞赏。 (来源:宣传部 编辑:张彤)
21
2014-09
9月19日上午,我校201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草堂校区南田径场隆重举行。学校领导高明章、苏三庆、田东平、李福军、刘晓君、邵必林、张志昌、郝际平、胡志军出席,各职能处室、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与4700余名2014级本科生新同学共同见证了他们大学生活正式启航的重要时刻。典礼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王树声主持。 在升国旗仪式后,校长苏三庆做了讲话,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和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苏三庆向广大新同学提出了“大学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大学?在大学学什么?大学里怎么学?”四个本源性、必须面对的问题。他说,从今天开始,所有关于学习、生活的事情,都需要你们主动应对。你们需要自己去图书馆寻找想读的书,你们需要自己去实验室探寻奇妙的数据;你们需要勇于质疑学术和权威,你们需要勇于挑战人生和梦想。 校长苏三庆讲话 苏三庆向广大本科新生寄予三点希望:一是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希望大家志存高...
18
2014-09
9月18日上午9时,我校201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雁塔校区文体馆隆重举行。校领导高明章、苏三庆、李福军、邵必林、张志昌、郝际平、胡志军出席。各职能部门、各院系负责人、导师代表及全体2014级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由党办校办主任王树声主持。 开学典礼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苏三庆首先代表学校向来自祖国各地的144名博士研究生和1678名硕士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 校长苏三庆讲话 苏三庆在讲话中追溯了学校百余年来的办学历史以及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研究生队伍是学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围绕着如何弘扬学术精神,苏三庆对全体研究生新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坚守学术理想。他以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在我校任教近60年的博士生导师陈绍蕃教授为例,鼓励同学们树立为科技进步、祖国强盛和人类文明毕生求索的学术理性和信念,在实现学术梦想中实现价值、成就事业;二是要恪守学术道德。要求同学们始终保持对科学...
17
2014-09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徐德龙院士主持完成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和刘克成教授主持完成的“面向转型期我国城乡建设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两项成果获得二等奖。此次陕西省高校(包括军队院校)共获准31项,我校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称我国四大国家级奖励,自1989年设立以来每4年评选一次,代表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2014年教育部共表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项目452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 (来源:教务处 编发:网络中心)
13
2014-09
9月12日,著名钢铁冶金专家、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教授访问我校,并为我校师生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座谈会现场 上午,殷瑞钰院士与我校冶金学院的教师就冶金工程学科建设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在冶金学院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我校原校长徐德龙院士,校长苏三庆教授出席。两办、科技处、学科办、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冶金学院、材料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副校长邵必林教授主持。 座谈会上,校长苏三庆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冶金学院院长王快社教授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及学科建设情况。 校长苏三庆讲话 徐德龙院士在讲话中盛赞了殷院士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为我国钢铁冶金领域的工程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殷院士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殷院士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学校发展和建设。 在听取了学校整体介绍和冶金学院基本情况汇报后,殷瑞钰院士肯定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向我校师生介绍了目前中国冶金、钢铁...
11
2014-09
9月10日上午9时,在行政楼负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全校2014年下学年生产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由生产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总务处处长王劲松主持,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郝际平副校长、校内涉及生产安全工作的各机关处(部)室、各院(系)、后勤服务中心、幸福校区和草堂校区管委会、津辉物业等部门生产安全主要责任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总务处王劲松首先介绍了此次生产安全会议召开的背景及意义。近期,社会上出现多起较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2014]6号发电《关于做好秋季开学初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及校领导对该文件的批示精神,按照学校开学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特召开此次生产安全会议,以引起学校各生产单位重视。 接着,总务处张龙受生产安全领导小组委托,就6月份全校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了通报。领导小组要求对待隐患要分类处理,能解决的问题要立刻解决,对涉及面广,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拿出方案,限定期限进行解决。各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梳理...
10
2014-09
日前,2014年部分国家级、省级先进荣誉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教师和集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多项称号,成绩喜人。其中,环境学院彭党聪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共60名)、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陕西省共6名),土木学院获“陕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共23个)、建筑学院杨柳教授和材料学院张耀君教授获“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共178名),机电学院蔡安江教授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共92名)、建筑学院和附中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共80个)。 学校希望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集体,珍惜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同时,号召全校广大教职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与创新,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工作。 全国优秀教师 彭党聪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克成 陕西省优秀教师 杨柳 陕西省优秀教师 张耀君 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蔡安江 陕西教育系统先...
10
2014-09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下午,省长娄勤俭一行冒雨来到我校,在校党委书记高明章、校长苏三庆的陪同下看望慰问我校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教授,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校教职员工送上节日的祝福。副省长庄长兴一同慰问。 刘加平院士长期从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是我国建筑热工和节能专家。娄勤俭一行来到刘加平院士工作室,对他为国家科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表示感谢。 娄勤俭指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陕西省特色明显,要继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成果推广,不断推进全省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当得知刘加平院士正在筹建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时,娄勤俭高兴地说,绿色建筑技术前景广阔,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省上将大力支持协同中心的建设。 刘加平院士对娄勤俭省长一行的看望慰问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继续为人才培养、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来源:宣传部)
09
2014-09
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大会并讲话。会上公布了全国首批100个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我校大学生王帅、陆磊磊、王梦掉等同学组建的大学生“本土营造志愿者团队”获此殊荣。 我校大学生“本土营造志愿者团队”是由多个不同学科的学生志愿者自发组成,以建筑学院穆钧副教授、土木学院周铁钢教授、建筑学院裴钊老师为指导老师,在校内外多方帮助和支持下成立的科技创新团队,旨在通过引入国外现代夯土材料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及理论,在“高科学、低技术”理念的指导下,遵循经济适用、简单易行、环保舒适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本地可得的自然资源,探索适合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现代夯土绿色民居设计与建造体系,并通过以甘肃省会宁县马岔村为基地,展开示范建设,进一步验证和实践其培训和推广模式。此前,该团队所研究项目曾先后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