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22日晚,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深入草堂校区,听取了辅导员的工作感悟及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工作部(处)长马宗方,安德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刘言正,草堂校区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学生工作部(处)长马宗方围绕招生就业、安全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近期学生工作的基本情况,并从工作现状、存在困难、推进举措等方面与辅导员进行了交流。安德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刘言正结合自身经历,从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艺术学院辅导员池海龙、体育学院辅导员邱宁、建科学院辅导员朱海琦、机电学院辅导员魏斌斌等分享了在学生就业、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体会,表达了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及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并提出工作设想和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期望。 最后,张志昌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对辅导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履职尽责扎实做好当前工作。全体辅导员要明确岗位职责,提高政治站位,...
24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23日,我校第一届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尧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全校教工团干部、部分辅导员观摩比赛。 本次大赛共55名团干部参赛。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复赛设置理论知识测试、主题团日活动和案例分析三个环节。经过前期考核,共有10名团干部入围最终决赛。在决赛中选手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政热点等主题进行了微团课讲授的比拼。 赛后,由姚尧宣布大赛获奖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航征对大赛进行点评。 张志昌在总结讲话中对获奖的团干部表示祝贺,对活动的举办表示肯定,同时也对广大团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作风锤炼,通过读原著,加深对理论和政策的理解,练就过硬的本领;二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三要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强朝气,接地气,去暮气,要以红船精神为...
24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返校了,我们也要成为学校防疫战线上的一名战士,做应有的贡献!”随着学生陆续返校,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常态,为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党员敢担当、有作为、讲奉献,以实际行动构筑起校园战“疫”的牢固防线。 疫情期间,严格管理进出校园人员登记检查工作是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复杂,人员流动密集,如何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查监测工作,各学院的学生党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行动起来,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协调下,自觉承担起校园夜间的部分巡逻保卫工作,其中,有不少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 每天,由学生党员们组成的巡逻小组都会准时前往执勤点,统一佩戴党徽和工作牌,一丝不苟地往返在各个执勤点之间,直到深夜宿舍即将关门。给水1603班魏成玉同学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很荣幸能参与到这场无声无息的行动里,尽己所能,用微薄之力,做该做之事,发挥我...
23
2020-06
“1人签约陕煤集团,6人成功‘上岸’,将进入北京化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我校继续深造,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毕业季里,我们都将开启新征程了!”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霸”党支部成员,化工1601班的陈传美激动地说。 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10月,现有7名党员,其中,有着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争先创优”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多个国家级竞赛奖项获得者等多位优秀个人。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临近毕业季,这个积极进取、学风浓厚的学生党支部,其建设历程和成员们的成长故事,在化工学院传为佳话。 “他们的优异成绩,是我校优良学风建设的缩影,更是我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培育出社会主义事业有用人才的缩影。”学院党委书记张卫华评价说。 近年来,化工学院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学风建设”两大主题,先后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及“创新创业、就业实习基地”,设立“大学生党员工作站”,搭建了学生党员思想引领、交流学习的平台;开...
22
2020-06
近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延伸到课堂教育,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在土木工程教育中,探索如何撒好思政教育这把“盐”,使得专业课教师“如盐入味”地运用好身边的思政元素,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国家建设栋梁和大国工匠。 以爱国精神树立远大志向 西安建大土木工程学院十余名教师在为大一学生上《土木工程概论》课时,每当介绍到《钢结构设计规范》,总会充满自豪地告诉学生,“这是一部真正属于我们新中国自己的‘规范’,新一代设计师们正是依托它而建起了广州小蛮腰、央视总部大楼、鸟巢等一大批代表着中国现代建筑结晶的钢结构建筑……而它,正是出自于我们学校的‘大先生’陈绍蕃教授。” 逝世于2017年的结构工程专家、中国钢结构事业开拓者之一的陈绍蕃教授,青年时期曾在父亲决意带全家迁往台湾时毅然选择留下来,只因国家建设需要,最终以其鞠躬尽瘁、成绩斐然的一生诠释了坚定的爱国奉献精神。从学校校长刘晓君教授在《中国科学报》上深情撰文《高校育人,当树如此师德丰碑》为广大师生所共勉,到专业...
22
2020-06
《西安日报》2020年6月21日 “时岁召我以甘霖,父母授我以发肤,师长假我以才学,同窗助我以技能,挚友伴我以情长,母校泽我以品德,吾以寸草之心,何报春之晖,煌煌恩情岂敢忘邪……” 近日,一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生李捷扬用文言文写的论文致谢稿被导师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刷屏,网友纷纷点赞“见文如见人,难得好儿郎”赞誉不断,甚至还有不少用人单位“求推荐”。 “有这样的学生让我感到幸福,都舍不得叫他毕业。”李捷扬的导师段德罡这样说,他表示,因为专业度高的原因大家只关注到了论文致谢,而论文本身才是写得最出彩的,正是李捷扬“马不扬鞭自奋蹄”,对自己的高要求,所以致谢才会引发大家关注。为何建筑师会有这样好的文字功底?段德罡表示,建筑规划本就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这几年他们在招生时也会文理兼招,每年会招收15%的文科生。“我们从制度层面保证我们培养出的,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规划师、建筑师。” 段德罡表示,他的团队还参与到陕西乡村振兴中来,“我们所做的不仅是盖房子,更是希望用乡村去承载...
22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18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中长期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苏三庆、校长刘晓君、副校长王树声、姚尧、专项规划牵头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长、副校长牛荻涛主持会议。 苏三庆强调,规划的编制是一个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在规划编制中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把握政策要点,结合学校实际明确目标定位。要坚持特色发展思路,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要与区域、行业发展紧密联系,不断扩大学校优势特色和影响力。 刘晓君指出,规划编制在分析学校现状上要下功夫,特别是把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摸清摸透,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制定规划目标时要坚持重心下移,确保学校总体目标可以落到实处;做好战略规划预算与财务分析,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发展规划处从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规划编制的初步考虑、学校未来发展的若干设想等方面就学校中长期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汇报,重点进行了战略环境分析,对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
22
2020-06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通知,“西藏高原可再生能源供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提升青藏高原建筑宜居环境水平、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藏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维护民族团结,维持边疆长久治安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紧迫任务。 面对青藏高原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针对高原藏区地域气候极端严酷,常年低压、干燥、缺氧,冬季寒冷漫长,但常规能源匮乏、运输供给困难,生态环境保护苛刻的特殊条件,2010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太阳能建筑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持续开展青藏高原建筑室内热环境提升、被动式建筑高效节能技术、太阳能精细化供暖系统等方向研究,在我国统一标准外的高原室内设计参数体系、地域建筑文化与被动太阳能技术融合设计原理与方法、主动式太阳能供暖全链条高效节能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以...
22
2020-06
《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22日 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回望那段历史,中国青年主动扛起时代重任,用火热的青春激情和伟大的爱国壮举,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作为肇始于中华民族存亡之际,并校于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的一所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传承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积极作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 新时代青年要传承五四精神,争做有为青年 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传承五四精神,彰显青春力量,争做有为青年,新时代青年需要牢记: —— 热爱祖国,甘于奉献。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60余年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母体院校的师生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西迁并...
19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18日下午,冶金工程学院在工科楼1106会议室召开重点科研方向、团队、平台和成果规划论证会。 论证会邀请陕西省科技厅科技工委副书记兰新哲、西安理工大学教务处长梁淑华、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总经理赵纪元、陕西有色集团科技部主任何瑜、陕钢集团科技发展部部长许宏安、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研究部部长苏海军、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难熔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李来平组成论证专家组。我校副校长王树声、科技处副处长瞿伟、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小明、学科负责人赵俊学及各方向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冶金工程学院院长李林波主持。 兰新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着重介绍了陕西科技创新38条的出台背景、精神实质,结合陕西在能源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指导我校结合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对学院提交的重点科研方向进行了前景分析。 王树声充分肯定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开展此次规划论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学院五位不同科研方向的老师就研究现状及必要性、目...
19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19日,我校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办“雁塔学者”云论坛。校长刘晓君、副校长姚尧,及来自全球的80余位青年学者相聚云端,共话发展。论坛由高层次人才办公室(院士工作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高旭阔主持。 刘晓君首先代表学校对在线参加论坛的青年学者表示欢迎, 向青年学者介绍了学校整体发展情况,向全球青年英才发出诚挚邀请,并强调,学校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大家能心情舒畅、后顾无忧地施展才华、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姚尧做了《广纳天下英才,共筑同心梦想》的报告,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介绍了学校的人才规划与队伍建设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将积极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也诚挚邀请各位青年才俊来校建功立业、共谱新篇。 6月19日,各学院还举办了云交流活动,青年学者们围绕自身研究方向进行了学术交流。 “雁塔学者”论坛是我校主办的人才引进论坛,至今已举办第...
19
2020-06
建大新闻网讯 为使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推进南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月19日,我校在工科楼三楼报告厅召开南院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宣讲会。副校长张晓辉、各分工会主席、各职能处室工会小组长、教职工代表、住户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晓辉主持。 张晓辉强调,南院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南院居住品质的难得历史机遇,是学校借力借势,促发展的好事,也是利校利民、聚人心的实事。张晓辉希望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加强交流沟通,工会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大家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营造氛围,将南院改造成一个既有情怀记忆又优美宜居的小区。各相关单位要密切关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教职工的反馈并及时释疑,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学校形成求真务实、心系百姓的民生文化;由于改造工期长,广大师生员工在改造过程中要有耐心,多些理解、多些情怀、多些精神,大家共同努力,把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让老百姓满意。 总务处处长卜长安详细汇报了南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背景和政策、立项过程、改造内容和经费预算...
19
2020-06
“时岁召我以甘霖,父母授我以发肤,师长假我以才学,同窗助我以技能,挚友伴我以情长,母校泽我以品德,吾以寸草之心,何报春之晖,煌煌恩情岂敢忘邪……” 近日,一篇西安一建筑学硕士毕业生李捷扬用文言文写的论文致谢稿被导师发朋友圈后“刷屏”,“见文如见人,难得好儿郎”等赞誉不断,甚至还有不少用人单位直接“求推荐”。 “这样的好学生让我很幸福,都舍不得叫毕业。”导师段德罡这样说,他表示,其实因为专业度高的原因大家只关注到了论文致谢,论文本身才是写的最出彩的,正是李捷扬“马不扬鞭自奋蹄”,对自己要求高,所以致谢才会引发大家关注。为何建筑师会有这样好的文字功底?段德罡表示,建筑规划本就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这几年他们在招生时也会文理兼招,每年会招收15%的文科生。 “我们从制度层面保证我们培养出的,是充满人文气息、了解人间疾苦的规划师、建筑师。” 段德罡表示,该团队所做的乡村振兴不仅是盖房子,我们是希望乡村承载现在生产生活方式。这正是研究生期间,李捷扬有两年时间都驻扎在杨凌区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