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日前,我校2020年党务工作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开班。本次专题网训聚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养,全面提升我校党务工作干部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党委组织部、党校(教育行政学院)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平台组织实施。 据了解,参加本次专题培训的35名学员主要来自机关党群部门、院系党委(党总支)的党务工作岗位。学员将在两个月内,在完成不少于30个学时课程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将参加交流研讨和研修成果总结等培训环节。从教学上看,本次专题网训的课程内容涉及政治理论修养与党性教育、改革发展与依法治教、高校战略管理与管理效能、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沟通能力与执行力提升、公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科学人文素养等模块内容,进一步突出了在线培训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本次专题网训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平台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党务工作干部提供在线学习培训,参训学员可以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进行灵活自主的网上学习,既满足了学员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同时有助于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是对党...
28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8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组织学校纪委委员、分纪委书记、党总支纪检委员、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部分部门负责人、年内新提任处级干部及校纪委和驻校监察专员办公室全体人员共53人参观“秦风颂廉——陕西廉政文物展”。 此次展览由陕西省纪委监委、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展览分为“为人端正、处世唯清、立身以廉、在官唯明、治国礼法、传世清风”六大部分,共展出省内29家文博单位收藏的何尊、四十三年 、1号铜禁等百余件廉政文物。 参观人员分两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在展出的《朱子家训》《青砖家训刻石》《济世良方》《四句格言碑》《反贪警示碑》等拓本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牌匾图片前大家驻足观看,并小声诵读其中内容。在展出文物陶独角兽前,讲解员在讲解完其能辨曲直,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后,大家观察到其肚子是空的,讲解员解释这是警示世人不要中饱私囊的意思。展览现场还有大量的对联、书画、牌匾等讲述陕西历史上关于“廉”与“廉政”的制度、文...
28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1日至23日,2019-2020学年本科生“争先创优”标兵系列答辩会在草堂校区紫阁书院大礼堂成功举行。经过个人申请、班级测评、学院推荐、学工部审核等环节,16个候选标兵班级,17个候选标兵宿舍,17名候选标兵个人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答辩环节。答辩会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部分学院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莅临现场观看了标兵系列答辩会。 张志昌对候选标兵集体和个人的精彩答辩表示肯定,并以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鼓励全体同学:一是“忧国不谋身”。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师生积极投身防疫抗疫,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彰显出爱国是每个建大人鲜亮的底色。二是“晴空一鹤排云上”。希望同学们在面对来自社会、生活、学习等困难时可以怀揣自信,积极向上,开创自己的高光时刻。三是“初心不可忘”。作为大学生,更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之中,个人的发展要与时代的节拍相吻合。四是“永怀同年友”。希望同学们要珍惜舍友缘分,重视同窗时光,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做乘风破浪,大有作为的建大学...
28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6日,我校在雁塔校区土木楼516报告厅举行了中国工程院吕西林院士工作室签约暨揭牌仪式。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我校党委书记苏三庆,校长刘晓君,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原副校长郝际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主任、同济大学周颖教授,学校党办、校办,学科办、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办,科技处、研究生院、校董校友办、土木工程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牛荻涛主持。 仪式上,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史庆轩介绍吕西林院士的简历,刘晓君与吕西林院士签署建立工作室协议。苏三庆与吕西林院士共同为院士工作室揭牌,并向吕西林院士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 刘晓君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及办学情况,回顾了土木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她表示,吕西林院士作为我校杰出校友,一直以来关心着母校发展,建立吕西林院士工作室对提高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开放办学、扩大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宽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我校土木工...
28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又是一年重阳日,10月23日下午,校离退休活动中心一楼活动厅举办2020年八十周岁老人祝寿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张健、两办、机关党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的相关领导,退休教师原所在单位代表及材料学院、资源工程学院、冶金学院、管理学院、校医院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祝寿活动。 张健代表学校党委向在座的四十多位老寿星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并介绍了学校近一年来各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时时刻刻关心着老同志,在座的老前辈既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学校发展的参与者,衷心地感谢各位老师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建言献策。 老寿星代表、原校材料学院王福川教授发言。王福川老师于1964年从我校毕业并留校工作,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已退休近20年,可他退休没退岗,目前还担任本科教学督导,和很多退休教师一样关心着学校的发展,他感谢学校的培养和关怀,并祝愿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祝老...
27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4日,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验收组,在国家发改委机关服务局副局长许士勇带领下,通过查材料、看现场等方式,全面检查考核了我校“能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学校副校长张晓辉全程陪同查验工作。 上午验收组通过查验资料,进行资料审核并现场打分。下午实地查看了我校能源监管中心、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变配电室、学生公寓洗漱水回用等区域的节能节水改造项目和示范点。 在验收现场,张晓辉向专家组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希望专家组在能效领跑创建方面能够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和提供宝贵意见。 验收组组长许士勇对我校“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校能源资源科学管理及节能技术的推广等特色鲜明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此次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陕西省只有六家,其中高校只有我校一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8月11日,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受国管局委托对我校“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本次是进校进...
26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推进2020届未就业毕业生和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搭建用人单位和学生精准双选交流平台,我校2020年秋季线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于10月24日在雁塔校区举办。 招聘会期间,校党委书记苏三庆、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副校长董群雁等校领导同志来到现场,看望走访用人单位代表,调研了解单位招聘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并要求持续做好就业指导和招聘服务等工作,切实促进毕业生就好业、高质量就业。校领导先后与首钢集团、中建新疆建工、陕建集团、荣盛发展、广东奔朗新材料、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用人单位代表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各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对他们来校招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校领导一行还与现场求职毕业生亲切交谈,详细查看毕业生求职简历,了解毕业生求职意向,鼓励同学们将远大理想与当下求职就业结合起来,理性分析,准确定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本次招聘会共有中建一局、中铁五局、中国一冶、陕钢集团、宝钛集团等247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需求1000余个,招聘人数1.9万余名。从单位性...
26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4日,由我校负责,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学术交流及成果研讨会在我校雁塔校区工科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我校副校长王树声教授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刘艳峰教授、王莹莹教授主持。 会议邀请湖南大学彭晋卿教授、中南大学刘蔚巍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昕宇和李博佳高工、上海交通大学马涛博士、格力电器科技管理部刘怀灿部长、浙江大学王凯研究员、深圳大学范成助理教授、广州大学徐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张磊博士、东南大学赵东亮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罗西博士等十余位本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内容聚焦近零能耗先进围护结构、高温环境中等活动人员认知表现、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建筑光伏储能技术、空调设备系统运行节能、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技术、建筑系统预测建模技术、热泵用相变储能材料、热湿地区绿化对建筑能耗影响、天空辐射制冷技术、孤立区域能源系统规划等学术前沿工作,在参会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西安建...
25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3日上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专家组一行6人来到我校,对我校申报陕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进行评估验收。汇报会在学府城10号楼212会议室举行,校长刘晓君,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参加。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马宗方主持。 刘晓君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考察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她指出,“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学校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多年工作实践与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学校“三全”育人和学生安全稳定、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将以本次申报陕西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为契机,积极吸纳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统筹学校各个层面的心理育人资源,优化发展方向与目标,以教学、培训、督导等作为抓手,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24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1日,第五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发布,我校申报的作品《唐诗中的长安城市图景》(作者:崔凯 孟欣)一文在全国入围初评阶段的近3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 据悉,本次活动以“网聚正能量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承办,旨在突出展现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涌现出的网络榜样和优秀作品。经过合规性审核、专家在线评估,参考大数据网上影响力,完成各项目初评、网上展示投票及终评后,每个项目最终评选出100部入选作品。 附: 第五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果发布新闻 www.cac.gov.cn/2020-10/21/c_1604847743989697.htm 我校入选作品《唐诗中的长安城市图景》鉴赏 www.jyb.cn/rmtzgjyb/202004/t20200417_317632.html 文字:宣传部
23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认定北京大学等30 所高校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遴选中国人民大学等80所高校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我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开展,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决策部署,大力提升高校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近年来加强设计、完善制度、优化机制,举办系列培训讲座和“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布局、保护、运营和高价值专利及专利群的培育工作,创新成果转化方式,探索了“研究院+公司”的成果转化模式,膜分离技术、装配式钢结构技术、高延性混凝土技术、扬水曝气技术、静态交通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先后以技术入股、实施许可、专利转让等方式实现转化。学校先后入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陕西省高校专业...
23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2日下午,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薛增建一行4人来校交流座谈。校党委书记苏三庆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科技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副校长牛荻涛主持。 苏三庆对薛增建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情况。他指出,长期以来,学校与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立了友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办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会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作为学会的副理事单位,学校将继续发挥职能,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学会工作,共同为促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薛增建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对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和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详细介绍了学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薛增建表示,在学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西安建大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十二届理事会成员中有11名西安建大的专家学者,学会有5个专业委员会设在西安建大,充分体现了学校...
21
2020-10
建大新闻网讯 10月20日,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在雁塔校区土木楼311会议室召开2020年建设工作会。实验室主任苏三庆出席会议,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成中、院长史庆轩、实验室副主任宋战平、邵珠山,王军保以及实验室骨干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土木学院副院长苏明周主持。 苏三庆对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强化建设和管理;二是要紧跟研究前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要群策群力补齐短板,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验收;四是做好实验室“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实验室高水平快速发展。苏三庆指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要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学校实现“创一流、建百强”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宋战平教授汇报了近两年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对实验室建设任务指标和实际完成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指出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下一阶段拟开展的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