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1-06
《光明日报》2021年6月28日 第15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的一场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农房振动台试验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试验以宁夏黄土砌筑的农房为原型,科研团队设计了两个完全相同的1/2缩尺砌体结构模型,其中一个为未加固房屋,另一个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房屋。两个缩尺模型一起安装在振动台上,共同经受振动台输出的模拟地震。试验人员通过观察两模型在经历地震波后的损伤情况,判断高延性混凝土对砌砖房的抗震加固效果。 试验现场,两个模型依次被加载6度设防、7度设防、8度设防、8.5度设防、9度设防、9度罕遇等不同工况。随着烈度的逐级增长,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的农房模型从岿然不动到最后仅产生了少量裂缝,而未加固的房屋则在震动过程中摇摆剧烈,受损严重,有力验证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房的抗震性能。 这个试验结果也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延性混凝土科研团队负责人邓明科教授兴奋不已。“一般来讲,9度设防为国内建筑抗震设防的最高标准,能够加载到9度罕遇,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可以在农房加固中应用推广。” “可弯曲”的...
26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25日上午,党委书记朱晓渭一行到土木工程学院调研,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邱必震同志陪同调研。土木工程学院班子成员、院长助理参加调研会。调研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张成中主持。 调研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张成中从党组织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党支部建设、文化阵地管理、安全稳定等方面汇报了党建工作,院长史庆轩分别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院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汇报了行政工作,学院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进行了发言。 朱晓渭对学院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提升办学条件;二是在高水平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助力学科专业建设;三是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下功夫,丰富办学治院内涵;四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五是在项目获准上下功夫,更好服务国家建设;六是在团队建设上下功夫,形成合力促发展。 学院班子成员一致表示,将认真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工作要求,抓好落地落实,以新的作为,实现新的贡献;在学院领导...
26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6月26日,西安建大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雁塔校区文体馆、草堂校区紫阁大礼堂举行。学校领导朱晓渭、王树声、张志昌、张健、陈琪、黄廷林、牛荻涛、张晓辉、董群雁、姚尧,我校土木工程专业2001级校友高鹏、管理科学专业1999级校友赵轩,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各学院党政领导,机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2021届毕业生代表出席典礼仪式。典礼由党办、校办主任刘晓武主持。 典礼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校党委书记朱晓渭代表学校向毕业生赠送寄语。朱晓渭的寄语是我校校训:自强、笃实、求源、创新;校长王树声的寄语是我校校风: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毕业生代表、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白雪,艺术学院雕塑专业1701班乔梁分别上台领取。 我校2019—2020学年研究生会主席、土木工程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冯雪益,第23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肖蕾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学校呈递《毕业感言录》。校党委书记朱晓渭...
25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又是一年毕业季,留恋昔日书香里。6月23日下午,我校2021届毕业学生干部代表座谈会在工科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张志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董校友会办公室、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35名毕业学生干部代表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毕业学生干部代表们积极发言,大家分享了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结合自己的学生工作经历,畅谈成长与感悟,表达了对母校和师长的感恩与不舍。同时,他们根据自身学生工作体会,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就业指导和学生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张志昌表示,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提高工作和服务实效。在并校65周年、办学125年即将到来之际,张志昌对学生干部们在校期间为学校发展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走向人生新征程的毕业学生干部代表们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始终秉承校训校风,传播弘扬建大精神,展现建大青年风采,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把...
24
2021-06
戒烟已经两年多,周铁钢找人要来一根烟,默默点上,深吸一口,发出一声叹息:“如果房屋建得好一点,死伤人数可能会大幅降低。”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一幕幕,至今仍刻在周铁钢的记忆里。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此后十余年,周铁钢一直都在研究一件事——如何让贫困群众建房少花钱,住房更安全。 为此,他多次前往中西部贫困地区寻找答案。 周铁钢教授经常在乡下当泥瓦匠,指导工匠建房技术。 从传统工艺中寻找抗震方案 开始关注农村建房安全问题,周铁钢说,源于一次偶然。 2006年,周铁钢前往新疆旅游。当地村民居住的一种土屋引发了他的好奇。 土屋的施工很简单:泥土经工人人工夯实成块,垒砌成屋。 “为什么不用更好的材料?” 周铁钢问。“好材料要多花钱。”当地人说。 为了降成本,当地农村建房习惯就地取材。可就地取材存在问题,除了宅前屋后栽种的少量杨木,更多的是手工制作的土坯。 周铁钢知道,这里地震频发,“如果发生强烈地震,房子倒了会死人的。” 然而,历次地震难以改变当地人的建房习惯。一场地震过后,人们怀着悲...
24
2021-06
、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24日 第11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以下简称“安德学院”)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成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西北地区首家包含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立足西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学校土木建筑等学科优势,积极引进南澳大学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学资源、师资、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结合智能建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着眼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安德学院经过一个办学周期的积极探索,已经构建起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展现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和区域优势,为中国西部高水平大学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 安德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任务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西部,依托中外两校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管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优质资源,确立了培养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
24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19日至21日,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我校雁塔校区举办。全国共有126支参赛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现场答辩,我校XQTBIM队等29支团队最终荣获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以拓宽大学生的建筑专业视野、培养BIM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办赛宗旨,以BIM技术为主线,将工程建设的多阶段、多专业进行有机融合,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创新应用的良好舞台。本届大赛共有528所院校、3352支团队、150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历经6个月的激烈角逐,126支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角逐全国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晓君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是高层级的全国性高校大学生创新竞赛,引领和代表建筑教育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先进水平。希望各参赛院校的师生们通过大赛积极交流、相互鉴学,碰撞灵感,开拓思维,培养...
24
2021-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其建筑学专业拥有以刘加平院士为领导的优秀教师团队和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良好教学条件。建筑学专业设有5年制本科及本硕连读,自1994年起连续五次以优秀级通过专业评估,现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陕西省名牌专业(2002)、陕西省一流专业(2017)、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0)。 据陈静老师介绍,本次毕业设计共有19个课题,其中联合毕业设计4个、校内课题15个。毕设题目类型丰富,涉及福祉建筑设计、乡土建筑设计、文化建筑设计、高大空间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设计、历史建筑研究等,充分体现了学校建筑学科多元化特色学科方向的特点。联合毕设参与院校涵盖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建筑“老八校”及其他众多985、211高校在内的18个省市的20余所建筑院校,覆盖了我国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绝大多数地区,形成了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
23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23日上午,西安建大在雁塔校区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任免决定:省委决定,任命朱晓渭同志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免去苏三庆同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出席并讲话。省委组织部宣教干部处处长张清宣读省委任免文件。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万斌出席。我校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机关主要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树声主持。 王建利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对学校党委书记的调整配备,充分体现了省委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领导班子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他就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切实担负起管...
23
2021-06
“你为什么想入党?” 面对上游新闻记者的提问,出生于2001年的姚昊轩说,启发来自爷爷和父亲的经历。 姚昊轩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党员。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百名青年讲百年”活动中,姚昊轩用《三代党员,三个天地》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爷爷、父亲和他自己的入党经过。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姚昊轩说,爷爷生于陕西西安附近一座山村。爷爷常讲的青春故事,总伴随着饥饿:“有饭吃是幸福,有肉吃是过年。” 1972年,爷爷来到当地一座名为“草坪村”的山村担任小学教师。 乡村教师12年,村里的孩子几乎都曾是爷爷的学生,爷爷也因此成为村里的模范。 可乡村教师苦,留不住人。周围的人都在想办法离开,爷爷却放弃了考大学、调动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山村小学继续教书。 后来,爷爷入了党,还要求父亲去考师范,当教师。 从姚昊轩记事起,父亲就很忙。每天忙工作、忙学校里杂七杂八的事情。 特别是姚昊轩上中学以后,学校离家远,每周他要独自乘坐2个小时的公交返家,却很少见到父亲来接他。 对此,姚昊轩也曾颇有微词。他...
22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21日下午,我校第三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周”启动仪式暨首届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决赛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黄廷林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总务处处长卜长安、保卫处处长王能晓、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蒋正、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范鹏飞、校团委副书记刘倩担任大赛评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人、各学院主管实验室工作负责人、各实验室主任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郭振宇主持。 黄廷林在讲话中强调了学校举办“实验室安全文化周”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了本届文化周采用1000多名学生线上线下参与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的宣传推广形式。他结合最近各地安全事故频发的案例,对实验师生安全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常抓不懈,提高安全意识;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能力;三是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首届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决赛经过线上评选,最终来自6个学院的8支学生队伍脱颖而出。经过必答题、抢答题等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元气森林队”获得一...
21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6月18日,陕西省教育厅召开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网络视频会,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出席并讲话。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级)高岭主持。我校在行政楼负一楼会议室设立分会场,校党委书记苏三庆、党委副书记张志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同志、毕业班辅导员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期,盯住重点环节,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及时准确报送就业数据,全力以赴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强调,各高校应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全员促就业”工作格局等系列措施,严格按照本次会议精神,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全员参与、攻坚克难,抓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时间,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视频会后,张志昌就持续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
20
2021-06
建大新闻网讯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17日,西安建大在草堂校区紫阁礼堂举行了以“唱支歌儿给党听”为主题的合唱展演。学校领导苏三庆、张志昌、张健、陈琪、黄廷林、张晓辉、董群雁出席,校工会、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主办,艺术与美育教育中心联合承办。来自全校24支代表队2400余名师生参与。 此次活动评委由教育部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铁一中学艺体中心主任罗琦,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朱磊,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西安音乐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杨海军,陕西音乐家协会会员、西安邮电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邢艳华担任。 校党委副书记张健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我校自办学以来,立足行业、扎根西部、面向全国,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书写了“建大担当”,贡献了“建大力量”,我们要以庆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