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09-0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全体教职员工同志们: 值此2009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学校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向春节期间奋战在一线的教职员工们,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广大离退休同志、全体校友、以及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各界友人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给大家拜年了! 2008年,是我国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是多事多难,大喜大悲的一年。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2008年,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新的部署。全国各族人民正豪情满怀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继续奋斗! 2008年,也是我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取得新的进步的一年。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
13
2009-01
各院(系)、部、处(室),东校区管委会: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安排好寒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学生放假六周,即从1月17日开始放假,2月28日至3月1日报到注册,3月2日正式上课。 全校教职工原则上从1月21日开始休假,2月27日报到上班。 各产业单位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自行安排放假时间。 全校机关各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在保证假期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从1月21日开始轮休,2月27日正式上班,2月28日、3月1日正常休假。全校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按要求的时间到所在院(系)、处(室)报到,并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涉及学生报到的院(系)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报到接待工作。各单位要及时将教职工报到情况及缺勤人员名单报人事处,学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对报到情况进行通报。 2.今年寒假时间较长,校园稳定安全工作不容松懈。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学校稳定安全及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安排部署,抓紧时间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强化归口管理,切实保证寒假、春节和全国“两会”前学校的稳定...
13
2009-01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于2009年1月10日至12日进行,我校考点共2184名考生参加了考试。今年报考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3479人,其中在外地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1000余人。学校安排考场73个,监考老师和巡考以及工作人员达200余名。考试在研究生学院的精心组织和校内后勤、公安等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于1月12日圆满结束。 组织召开监考培训会 认真组织发放试题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研究生学院全力以赴,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各项考务工作做了周密部署。 考前分别组织召开了巡考人员、监考人员的考务及培训工作会议,省招考办等巡考人员出席考务工作会议。此外,我校切实加强了此次考试的人性化服务,在考点安排了值班医生,确保考生的健康与安全;校公安处安排了专门的警务人员维持考场秩序,后勤集团在供电、供暖、供水等方面给予了充足保障;考虑到部分考生对考试环境不熟悉等因素,研究生学院还精心制作了《考点考场示意图》、《考场位置图》、《考场安排及考场安排索引》,并在各大路口设置路标,在...
06
2009-01
2009年1月4日下午,我校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2008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校领导高明章、徐德龙、江楼、王秉琦、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张建、李福军,我校终身教授、著名的钢结构专家陈绍蕃教授及设奖企业代表金诚信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郭大地先生和长江精工钢结构公司资深专家刘子祥先生等出席了大会。学校各行政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领导及研究生秘书,获奖教师、获奖学生和研究生干部共计37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副校长段志善教授主持。 段志善副校长主持会议 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郝际平教授作年度总结报告 会上,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郝际平教授对我校200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指出,2008年是我校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我校研究生学院按照“以生为本、创新机制、提高质量”的基本指导思想,从继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着手,全面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开创了我校...
31
2008-12
12月30日上午,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作家协会、西安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陕西人民出版社、《华商报》社联合主办、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承办的“立足文学 铸就辉煌——贾平凹从《满月儿》到《秦腔》三十年获奖历程展暨新版《贾平凹文集》、《后记》音像碟首发式”在我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隆重开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中岳,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惠西平等数百名各界人士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校长徐德龙院士为此次活动致词。 贾平凹院长在开幕仪式上讲话 贾平凹院长自1978年《满月儿》获全国中篇小说奖以来,在其30余年不懈的文学创作中,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贾平凹的文学艺术创作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和新时期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走向成熟。《秦腔》获得中国当代文坛最高殊荣——茅盾文学奖,便是对贾平凹创作成就的总结性褒奖。此次“立足文学 铸就辉煌——贾平凹从《满月儿》到《秦腔》30年获奖历程展”,展出了贾平凹院长30余年中创作的包括12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书画集、诗集和文论集在内的两百余种文学著作版本...
31
2008-12
12月30日下午,我校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2008年科技工作总结表彰会。大会对一年来我校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在科技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校党政领导高明章、徐德龙、江楼、王秉琦、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张建、李福军出席大会,各院系、职能处室负责人和部分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大会。 段志善副校长主持会议 王成军处长作年度总结报告 大会由副校长段志善主持。科技处处长王成军对我校2008年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2008年,我校科技工作成绩突出:发挥科技优势,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科技专项报告及成果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获准重大(重点)项目十余项;“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又一次获准建设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校企工程技术或研发中心5个;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增长显著;专利申请突破百项;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业绩突出;科技经费合同总额大幅增长,横向项目合同总额突破1亿元,纵向项目到款实现翻番。会上,王成军还对2009年校科技工作要点作了介绍。...
30
2008-12
12月29日下午,我校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2008年度本科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大会对一年来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和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学校党政领导高明章、徐德龙、江楼、王秉琦、王晓昌、段志善、马建华、甘安生、张建出席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学校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学校教学委员会全体成员、学校各党政部门及职能处室负责人、各院(系)院长(主任)、书记、主管教学和实验室及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各院(系)教研室和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教务员、获奖教师和学生代表、学生信息员代表以及教务处、校迎评促建办公室、创新工程办公室全体人员共计350余人。大会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王晓昌教授主持。 王晓昌副校长主持会议 会上,教务处处长刘晓君教授首先作了“2008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2008年,教务处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将本年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为契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搭建交流平...
23
2008-12
12月20日~21日,第二届全国环境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届会议以“提高环境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就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均为环境类国家重点学科、国内重点高校环境类学科带头人,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 我校副校长王晓昌教授、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黄廷林院长等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我校环境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科研和教学设施,对我校近年来在重点学科建设、教育部及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发展势头给予了高度赞赏。 与会代表合影 全国环境学科建设研讨会是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会。2007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研讨会,并确定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承办第二...
18
2008-12
在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加,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做好我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准确研判形势,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举多方之力帮助2009届毕业生顺利就业,12月18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由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各院(系)主要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主持。 会上,王秉琦副书记首先传达了教育部、省教育厅近期召开的相关会议精神,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并通报了校内招聘会以及各专业的签约情况。他强调,全校各院(系)和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我校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这一非常时期,要主动采取非常措施促进就业工作,确保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顺利完成。同时,他还向与会人员传达了校党委《关于切实加强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西建大党74号)文件精神,就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动员,开...
16
2008-12
12月13日上午,我校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联合共建研究生学院签约仪式在粉体楼一楼大厅隆重举行。校长徐德龙院士、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王为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林锦珍、计划财务部部长陈文龙、副校长马建华,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郝际平教授出席签约仪式,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第六期高级干部管理培训班全体学员及我校各院(系)、职能处室负责人也参加了签字仪式。仪式由两办主任邵必林同志主持。 校长徐德龙院士致词 签字仪式上,校长徐德龙院士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对长期支持学校发展的中冶集团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我校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过去同属原冶金工业部,有着密切合作的历史和血脉关系。 此次校企共建研究生学院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我校和中冶集团在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是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创新和有益探索。双方将通过共创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品牌,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管、共享”,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大跨越、大发展。徐校长进一步指出,学校将全力以...
16
2008-12
12月16日,陕西韩城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该生产线将采用由我校校长徐德龙院士发明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效节能粉磨技术。该项目是我省“十一五”期间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政策的重点项目之一,对我省水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德龙校长在出席工程奠基仪式时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央和各级政府都相继制定了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项目的开工建设,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党中央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体现,实现了韩城地区钢铁与水泥工业的联产,可获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能有效地改善龙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不同工业领域相互融合实现循环经济,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中岳、韩城市委书记刘新兴、渭南市委秘书长王安稳等领导也出席了奠基仪式并讲...
16
2008-12
12月13日上午,我校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共建研究生学院签字仪式在粉体楼一楼大厅隆重举行。校长徐德龙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奚正平,副院长、副书记巨建辉,副校长马建华,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郝际平出席签约仪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孟德成,处长助理杨文娟、院办公室主任周吉峰及学校各院(系)、职能处室负责人也参加了签字仪式。仪式由两办主任邵必林同志主持。 校长徐德龙院士致词 首先,校长徐德龙院士代表学校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在讲话中指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作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稀有金属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稀有金属新材料研究院。希望能够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推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通过共创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品牌,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研成果推广等方面展开全方位与深层次的合作。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奚正平院长致词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奚正平院长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双方自1997年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书》以来,在材料、冶金...
15
2008-12
12月13日,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袁润松主任携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对我校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项目验收。 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主持会议 上午8点30分,验收汇报会在土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召开。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窦海潮处长,我校副校长段志善教授,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闫桂英教授、重庆大学张永兴教授、清华大学韩林海教授、西南交大李乔教授、长安大学赵均海教授、哈工大董毓利教授、同济大学卢文胜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白国良教授及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出席了验收会议。会议由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主持。 副校长段志善教授致词 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窦海潮处长致词 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袁润松主任宣读评审要求 白国良教授就实验室建设情况作汇报 汇报开始前,段志善副校长和窦海潮处长分别代表学校和陕西省教育厅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袁润松主任就验收要求做出要求。随后,专家们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