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09-11
颁奖发布会现场 10月29日上午9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颁奖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参加设计的“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宝钢工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程”成功入选。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教授带队,科技处处长王成军教授、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教授、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程福安以及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闻文参加了颁奖发布会。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教授(左一)代表我校领奖 “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的评选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会同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等12家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旨在将“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载入中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史册,弘扬广大建设者勤劳拼搏与开拓进取的精神,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三项获奖奖牌 相关介绍: 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在此项目建设中,我校为其技术进步及企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其中,利用我校粉体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矿渣超细粉磨技术建成的年产50万吨矿渣细粉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多年,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04
2009-11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11月3日下午,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组共5名成员莅临我校,对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张玉明,我校党委副书记、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秉琦,副校长刘晓君出席检查活动。两办、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人事处、国资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人文学院领导、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了专项检查活动。会议由副校长刘晓君主持。 此次专项检查活动主要通过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校党委副书记、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秉琦代表学校对专项检查组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汇报了我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情况。 王秉琦副书记指出,自2008年9月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召开陕西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以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及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
02
2009-11
10月30日-11月1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庆祝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成立十周年暨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09年年会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全国57所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济济一堂,重点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育部党组副书记、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及国务院学位办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了解、掌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动向,由郝际平副校长带队,研究生学院领导到会听取了陈希副部长的讲话。会议期间,郝际平副校长拜会了教育部领导,向他们介绍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拜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近二十所研究生院的院长,通过会谈使他们对我校历史、研究生教育现有状况有了深入了解。院长们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虽历经艰辛和困难却能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表示钦佩和赞赏,愿意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增强与我校的交流与合作。 在与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跃,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春明的会谈中,郝际平副校长倡议成立一个由原冶金系统高校发起的...
30
2009-10
在10月21日开赛的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场上,我校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齐大凯在链球比赛中,投出了70.77米的好成绩,获得银牌,为陕西省田径比赛开了个好头。消息传来,建大万名学子欢喜鼓舞。 齐大凯在比赛中的英姿 比赛中,齐大凯可谓一波三折。第一投就出现重大失误,没有成绩,第二投仅投出69.08米,而接下来的两投均没有超过这个成绩。在第五投中,憋足力气投出的链球居然挂在了保护网上,再次没有成绩。在只剩最后一投的情况下,齐大凯顶住了压力,奋力一搏,投出了70.77米的好成绩。凭借这奋力一搏,齐大凯最终获得了一枚银牌。这枚银牌是本届全运会陕西代表团在田径项目中取得的第一枚奖牌,也是我校男子链球项目在全国运动会上取得的第一枚银牌,实现了建大田径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齐大凯(左一)获奖后与参赛获奖选手共享成功的喜悦 校体育系主任王德炜教授代表学校看望齐大凯同学 尽管对于志在夺冠的齐大凯来说,一枚银牌让他感到有些沮丧和遗憾,但他毕竟才22岁,“我年龄还小,我还会为我的冠军梦想奋斗的。”颁奖礼后,齐...
28
2009-10
日前,从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九次“全国先进班集体”评选表彰活动上传来捷报,由我校推荐上报的土木工程学院土木0602班获得2009年“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本次评选活动共评出全国先进班集体328个,其中陕西省14个。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先进班集体”评选表彰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继续推动“争先创优”活动,展示当代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年来,土木工程0602班秉承“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全班同学团结拼搏,积极进取,在思想建设、学风建设、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班集体先后荣获2007—2008学年“标兵班”、2007—2008学年“五四红旗团支部”、2008—2009学年“全校先进党支部”、2008—2009学年“无人监考荣誉班级”等荣誉称号,班级所辖宿舍4#510获2006—2007学年“标兵宿舍”。...
22
2009-10
10月21日下午,我校召开党委常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会上,大家原原本本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集体观看了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所作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辅导报告录像,并结合我校党建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党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际召开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重要会议,学习和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着眼于我校改革发展实际,与筹备召开校第十次党代会相结合,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相结合,深入思考和谋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在会上指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进一步推进我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
2009-10
10月17日上午,由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主办,我校建筑学院、西部建筑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09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暨数字思考——参数化原型国际建筑展”在我校隆重举行。包括8所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高校在内的全国5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8个主展事务所的13名代表以及部分外围展代表参与了本次国际建筑展。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数字•记忆•基因——数字技术与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与会代表就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数字化建筑设计方法与创新设计、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实验)研究、建筑环境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模拟、虚拟现实与建筑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及其应用、建筑协同设计及设计教学的研究、建筑设计过程中知识的数字表达、数字建筑博物馆、建筑数字技术应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方面展开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在研讨会举办的同时,“数字思考——参数化原型国际建筑展”在我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同时举行。展览展出了来自多所国际知名事务所的系列...
16
2009-10
10月12日至15日,以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四校国际研讨会在我校盛大召开。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韩国国立顺天大学校总长张万彩、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校长锺任琴及我校校长徐德龙院士、副校长田东平、王晓昌、刘晓君、邵必林等参加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于10月14日中午在粉体楼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校长徐德龙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是深入交流大学文化建设。这样的研讨,既是对前次“东北亚区域发展和教育交流研讨会”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对当前高等教育向文化乃至文明传承这一终极使命回归的顺应和倡导。 徐校长指出,教育的首要功能在于传承和发展文明,解决人本身的问题,解决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亦即终极使命。整个人类的文明,是我们的先辈和圣贤在同落后、荒野、愚昧和无知作斗争的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和实践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当今世界,这种交流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它在某种意义上给我们指明了共同的前进方向,影...
13
2009-10
经学校党委全委会讨论通过,并报请省委教育工委同意,我校拟定于2010年元月上旬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为了开好第十次党代会并提前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我校于10月12日上午在行政楼负一楼召开会议,对第十次党代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党群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参加了会议。 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我校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上届党委的工作,提出下届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学校“十二五”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为把我校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讲话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党代会是在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13
2009-10
2009年9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了我校建筑学院刘加平教授牵头申报,牛荻涛、杨柳、王怡、刘艳峰、李志民、胡冗冗、李昌华、史庆轩、刘晖等参加的“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500万元。这是我校首次获准该类基金项目,同时也是陕西省属高校中首次获准该类项目。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于2000年设立,其资助项目属国家级人才类高级别项目,基金的目的是为稳定支持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该基金资助国内以优秀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候选创新研究群体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科协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学部推荐产生。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批准立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28个,到目前为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创新研究群体225个。 我校“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团队于2009年3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申请,先后通过了专家通讯评审、会...
12
2009-10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经陕西省政府批准,由陕西省发改委牵头,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省内多家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宣告成立。10月12日上午,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在我校粉体楼隆重举行。会议由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蔡少林主持。 成立大会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章程,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理事长。陕西省发改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陕西省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执行理事单位。经执行理事会提名、理事投票选举,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长徐德龙当选工程技术院理事长,并被聘为院长。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华炜、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晓平当选副理事长。副院长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邵必林(常务)、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吕建成、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曹云龙、...
26
2009-09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9月25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启动工作动员会。副校长刘晓君、邵必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办、宣传部、信息网络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我校OA办公自动化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晓君主持。 副校长邵必林在会上指出,实施OA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具体要求,他希望校办和网络中心紧密配合,尽快落实该项目的建设。副校长刘晓君在讲话中,从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指出,实施OA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提高学校形象,整体推进学校工作向前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她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探索,注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外校经验,稳步推进该项工作,把OA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做好,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会上,校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李龙济结合省内各高校OA系...
19
2009-09
防控甲型H1N1流感 人人有责 ——校长徐德龙院士致全校师生的广播电视讲话稿 (二00九年九月十九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现在我就我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形势,向全校师生和职工家属发表广播讲话。 秋冬季节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本学期开学以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快速蔓延,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学校防控形势更为严峻。昨天晚上,经医院确诊,我校新增1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截止现在,我校累计确诊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按照省市疾病防控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从今天起我校校本部北院实行封校停课管理,其中部分楼宇楼层实行封楼管理,南院实行更加严格的出入管理和消毒措施,东校区实行封校管理。实行封校停课等措施是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做出的慎重决定,是学校为切实做到保稳定、防扩散、防输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的积极措施,我要求广大师生和职工家属积极配合学校,强化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共同抗击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