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10-03
3月15日下午,我校2009年学生阳光体育工作总结表彰暨2010年工作安排会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大会对我校2009年学生阳光体育工作在教学、竞赛、群体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在推动学生阳光体育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并对2010年的学生阳光体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校长徐德龙院士,校体工委主任王秉琦、刘晓君,校工会主席马建华以及陕西正天钢结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苒等出席了大会。大会由体育系主任王德炜主持。 体育系主任王德炜主持大会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体工委主任王秉琦对我校2009年学生体阳光育工作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2009年我校学生阳光体育工作秉承“红旗院”光荣传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在学科建设、大学生体育竞赛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9年,我校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制定了详细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面对甲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学校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开...
12
2010-03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我校第十届党代会精神,更好地实践“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我校学生工作和谐健康发展,3月10日下午,我校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了2009年学生工作总结表彰暨2010年工作安排会。 校团委书记张成中主持会议 大会对我校2009年学生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全面部署了2010年的学生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江楼、王秉琦,副校长刘晓君、郝际平,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院(系)分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会、学生会等学生干部代表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校团委书记张成中主持。 学生处处长李寿国作2009年学生工作报告 会上,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李寿国首先代表校学生工作委员会作2009年学生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分别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具有建大品格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推进学生工作上台阶,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贫困生资助和教育,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实践...
10
2010-03
3月9日下午,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吕革副司长与我校副校长王晓昌教授签署备忘录,确定2010年中央和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赴美国英语培训班继续在我校举办。陕西省外国专家局李晓东副局长、交流与合作处左长存处长、西安市外国专家局郭九州局长、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中心李保仓主任、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任勇翔教授等参加了签约仪式。 吕革副司长在讲话中,对我校2009年5月举办的首期培训班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是该培训项目实施以来组织、管理和效果最好的一次。他希望我校在去年成功的基础上,将今年的培训班办得更好。王晓昌副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国家外国专家局对我校的信任和肯定,并表示,我校将总结经验、悉心组织、再接再厉,把今年的培训工作做得更好。 按计划,今年培训班将于2010年5月开班,为期两个月,学员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司局级、正处级中青年干部,共31人。他们将在赴美学习前在我校进行的英语和经济学基础强化培训。 (供稿:国际交流合作处 编辑:张强) 相关链接: 国家外专局赴美干部英语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06
2010-03
3月5日上午,由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春霞率领的调研组一行莅临依托我校成立的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重点围绕“工研院发展路径研究”主题,就循环院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和指导。循环院院长、我校校长徐德龙院士向调研组一行汇报了相关情况,重点介绍了循环院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状况。 徐德龙院长的汇报分为:“占领循环经济制高点,掌握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循环院的定位和架构”、“循环院2009年工作”、“循环院近期任务和主要工程科技项目”以及“循环院阶段目标和远景展望”5个部分。 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院长徐德龙院士汇报工作 汇报中,徐德龙院长指出,循环院是我省乃至我国重大循环经济工程项目和技术攻关的策划组织者,是示范和孵化性项目的参与和引领者,是官产学研四者有机融合的平台,是一个由股份制组建的理事会领导的完全面向市场的自收自支、有能力做大做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自2009年10月12日成立以来,循环院在省委、省政府英明决策和有力领导下,各理事单位积极参与支持下,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科研成果和人才...
01
2010-03
2月27日,我校在临潼召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校长徐德龙代表党委常委会向会议阐述了我校2010年工作要点(讨论稿)。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会议 徐校长在阐述我校2010年工作要点(讨论稿)时指出,今年是完成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及贯彻落实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继续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凝炼学科专业特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启动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力争全年取得新的成绩...
19
2010-01
日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发文《关于表彰帮扶灾区、服务基层工作优秀博士和先进集体的决定》,对在帮扶灾区、服务基层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42名博士和15个单位进行通报表扬。我校获得陕西省帮扶灾区、服务基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校任云英、雷振东、靳亦冰、李志华、韩芸5位同学获得陕西省帮扶灾区、服务基层优秀博士称号。 为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实践锤炼,大力弘扬知识报国、服务国民的时代精力。自2008年6月起,省委组织部等四部分以“推动科学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服务灾后重建、服务基层群众”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百名博士帮扶灾区、服务基层运动。 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党委组织部、学工部、研究生学院和团委等部分精心组织安排,为推动博士到基层建功立业和开展运动供给组织保障。一年多来,我校博士生按照“懂得省情、帮扶灾区、服务基层、经受锤炼、增加才干”的请求,以推动科学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服务基层群众为主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在进步帮扶单位的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积极施展专业上...
15
2010-01
1月12日晚,冶园宾馆一楼大厅张灯结彩、暖意融融、高朋满座、祝福声声。我校2010年西安地区知名校友和兼职教授迎新春团拜会暨校友侯立安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祝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78级校友、给排水专业毕业生侯立安少将,陕西省学位办主任孙朝,西安校友会会长、西安市政府地铁指挥部副总指挥乔征等西安地区部分知名校友及我校全体党政领导出席了宴会。宴会由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团拜会 王晓昌副校长介绍侯立安院士简历 会上,校友侯立安院士正式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校长徐德龙院士为侯立安院士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和绶带。副校长王晓昌宣读了侯立安院士的简历。侯立安院士对母校举行这样的庆祝会表示感谢。他说,毕业以来,虽然返回母校次数有限,但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作为母校的一名学子,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次能入选中共工程院院士,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希望为母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德龙校长向侯立安院士颁发聘...
13
2010-01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我校考点工作于11日顺利结束。今年我校考点应考考生2852人,设置考场85个,分设考场办公室5个,聘用考务及监考人员200余名,聘请督查巡视人员18名。考试各项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研究生学院的精心组织和校纪委、校办、组织部、后勤、公安、校医院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的考务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省派督察工作组的一致好评。 考生等待进入考场 为组织好本次考试,我校考点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及省考试管理中心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出了“深化管理、注重细节、以生为本、和谐研考”的工作目标。相关部门在考前对考试的组织工作进行了全面协调和周密部署,召开了考务工作部署协调会、督查巡视工作会、考务人员工作会及监考培训会,确保了本考点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考试期间恰逢我国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为了给考生创造一个安心应考的良好环境,研究生学院于考前发布特别公告,设置了发热备用考场,由后勤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考场区域及周边进行消毒,将防控甲流的工...
13
2010-01
春节将至,捷报频传。1月12日,我校在工科三楼会议厅召开2009年学校教学与科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对2009年学校本科教学、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及华清学院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在以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侠专程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并希望我校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职能,为推动陕西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78级校友侯立安少将,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方光华,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孙朝,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袁宁,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窦海潮,及我校党政领导高明章、徐德龙、田东平、江楼、王秉琦、王晓昌、刘晓君、邵必林、张建、马建华、郝际平出席了大会。大会由两办主任刘子实主持。 副校长刘晓君做2009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做2009科研产业工作总结 副校长郝际平做2009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总结 华清学院院长李慧民对...
12
2010-01
1月9日上午,陕西省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与产业处处长窦海潮、副处长杨晓研,我校副校长田东平,科技处处长王成军等出席会议。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陈绍蕃教授,主任委员周福霖院士,副主任委员吕西林教授、白国良教授,以及委员李宏男教授、王铁军教授、余志武教授、童根树教授、李忠献教授、苏三庆教授、刘伯权教授、李占斌教授、王社良教授、郝际平教授、牛荻涛教授,苏明周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周福霖院士主持。 会上,窦海潮处长、田东平副校长和陈绍蕃教授先后致欢迎词。实验室主任白国良教授就实验室在研究方向凝练及进展、平台建设、学科和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技成果推广与技术服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和中长期规划进行了总结汇报。实验室副主任王社良教授则就委员会2010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部署和说明。此外,田东平副校长向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随后,委员们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对工作总结报告、2010年...
12
2010-01
日前,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主办,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联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等行业协会共同组织的“光华龙腾奖—2009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在北京揭晓。我校建筑学院段德罡副教授荣誉当选“2009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光华龙腾奖-2009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旨在“发现青年设计人才,树立自主创新楷模”,展示设计在提升民族产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锐意创新、立志成才,带动更多的优秀青年设计人才脱颖而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评选秉承“公益、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网络化(www.ddfchina.org)手段,先后经历四个阶段,分别评选出100位“十杰提名人”,50位“十杰”、30位“十杰候选人”,共计500余位设计精英。经过组织推报、组委会的遴选、媒体公示、百万人参与网上投票及评委会评审等环节,最终产生2009“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我校段德罡副教授获此殊荣,成为西北唯一当选者,...
10
2010-01
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开始在即,为了做好各级涉考人员培训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业务能力,1月8日,我校分别召开了硕士生入学考试督查巡视工作会、考务人员工作会及监考培训会。督查巡视工作会议由主管校长郝际平副校长主持,纪委副书记谭建福、校办主任刘子实、组织部部长崔亦国,全体督查巡视人员及研究生学院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本次硕士生入学考试总督察由校纪委副书记、校办主任及组织部部长共同担任,督查巡视员由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纪委、监察处等各职能处室处级干部共18人担任。郝校长在会上强调了本次硕士入学考试的重要性,他指出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级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实施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做好各级人员培训工作是确保考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总督察及督察巡视员要强化责任意识,恪尽职守,协助考点主考确保考试各环节的顺利实施。研究生学院朱大丽副院长介绍了本考点的基本情况,通报了陕西省关于加强考试安全工作的紧急文件,2010年硕士招生考试面临新的形势,高科技作弊日益团...
30
2009-12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明办、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联联合发文,表彰了2009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在此次评选中,我校再次荣获“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此外,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灾后重建建筑规划施工服务团”,管理学院“赴地震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团”,材料学院“希望工程暑期支教服务团”,信控学院、机电学院“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服务团”荣获“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校团委黄智光老师、土木学院白福玉老师、管理学院郑成华老师、材料学院高云老师荣获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今年,校团委根据团省委关于开展2009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学校党委、行政关于学生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服务科学发展大业”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组建重点服务团队的基础上,号召广大同学利用暑期返乡就近便进行社会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