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10-09
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研究生基础项目协议签约仪式暨中英科学桥水泥基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粉体所举行。校长徐德龙院士、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任勇翔教授、校长办公室鲁莉副主任、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孔月萍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程福安教授及副院长李辉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卢才武教授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和揭牌仪式。仪式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任勇翔教授主持。 徐德龙校长致词 彼特格森校长讲话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十所大学之一,有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与我校在多个学科方向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自2008年起,两校就开始积极联络,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并积极PMI2项目和中英科学桥项目的实施。 此次研究生基础项目协议的签署为我校学子出国学习深造开辟了新的渠道,为培养具有国际环境适应能力的人才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将为不断增进两校学者间的相互了解奠定了基础。同时,中英科学桥水泥基材料联合实验室的揭牌将为两校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和平台,能有效地保障合...
10
2010-09
9月9日上午,我校“十二五”专项分规划和院(系)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副校长郝际平,以及党办校办、宣传部、人事处、总务处、学科办、教务处、科技处、工程指挥部、研究生学院、产业集团和各院(系)的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田东平主持。 田东平指出,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是我校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已步入研讨和全面汇总阶段,要准确领会和贯彻徐德龙校长和高明章书记在年初“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总体要求,做到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正确研判。 田东平强调,编制专项分规划和院(系)规划是关系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工作,是关系全校教职工未来发展的民生工作。各职能部门,各院(系)要加强对专项分规划和院(系)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搞好工作计划,把握进度时限,广泛宣传,确保组织到位,专人负责,程序合规,做到学校满意,部门满意,群众满意。 会上,“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副组长、副校长郝际平宣读了“...
09
2010-09
教师节前夕,我校教学督导组顾问耿维恕教授迎来了90岁生日。9月7日中午,我校在冶院宾馆隆重举行宴会,祝贺耿教授从教66周年暨90华诞。校长徐德龙院士,党委副书记江楼,副校长刘晓君,陕西省建材学会主任崔庆怡及耿教授的家人、同事、弟子,离退休、材料学院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此次活动。校长徐德龙院士亲自题写了“亲师耿友,敬业乐群”献与耿维恕教授。 徐德龙等校领导为耿老祝寿 活动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庆祝会由两办主任刘子实主持,材料学院院长薛群虎介绍了耿维恕教授的学术工作简历。 校长徐德龙院士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耿教授表示祝贺和感谢。徐校长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耿维恕教授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我校,特别是材料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依然关系学校的发展,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全校教职员工要发扬耿教授高尚的境界和情操,齐心协力把学校建设好,把人类的文明传承好。 耿维恕教授致答谢词 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耿维恕教授谦和地站在讲台前...
09
2010-09
9月8日上午,全省庆祝2010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命名表彰了全省第八批特级教师、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与个人。在本次评选表彰活动中,我校郝际平教授、嵇启春教授获省“教学名师”荣誉,白国良教授获省“师德标兵”荣誉,李慧民教授、庞丽娟教授获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土木学院、环境学院被评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省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王侠,副省长朱静芝等领导亲切会见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 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侠,副省长朱静芝出席大会。王侠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今后,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强化尊师重教风尚,形成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另悉,在教师节到来前夕,...
09
2010-09
古城九月,天高气爽;金秋时节,硕果飘香。9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我校2010级莘莘学子齐聚图书馆广场,共同翻开了他们人生的新篇章。上午9时许,伴随着雄伟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我校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校长徐德龙,校党委副书记江楼,王秉琦,副校长王晓昌,李福军,刘晓君,邵必林,郝际平,副校级巡视员段志善等校领导以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出席典礼仪式。校各职能处(室)、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及全体2010级新生参加了典礼仪式。典礼由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主任刘子实主持。 校长徐德龙院士讲话 典礼上,校长徐德龙院士向前来求学深造的1770名研究生和3160名本科新同学们表示祝贺和欢迎,并向全体新同学介绍了我校114年的办学史和并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 在谈到大学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时,徐校长说,大学是传承文明、增进德性、创造未来、以“至善”为崇高境界和永恒追求的地方,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殿堂,通过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菁英,才使得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繁荣昌盛。因此,中华民族的伟...
06
2010-09
9月1日,由中国水泥网发起主办旨在展现“中国水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模式、增进行业交流与合作,传播水泥高新技术和行业优秀文化思想的“中国水泥万里行”活动代表团访问我校,重点考察我校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循环经济技术产业化经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多项国际领先的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在校期间,代表团先后参观了位于我校东校区的热模试验基地和粉体工程研究所试验中心,并在粉体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座谈会,校长徐德龙院士应邀参加了媒体团的专访活动。 代表团一行参观热模基地 代表团一行参观粉体所 在东校区热模基地,代表团一行细致的参观了我校投入1500余万元建设的高温热态过程大型试验平台和立式圆盘粉磨装备。代表团专家就热磨基地建设、技术研发过程、节能减排效应等问题与我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对高校自主投入进行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模式和研发的高新技术节能减排效应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粉体所实验中心,对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应用、难选矿资源化处理、新能源研发等多项成果表示赞叹...
03
2010-09
8月31日上午,随着建筑学院10级新生入校报到,我校2010年迎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据了解,我校本部今年共招收本科生、研究生4930余名,华清学院招收三本学生3000余名。 志愿者服务站 笑迎八方学子 9月2日,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纷纷抵达建大,迎新工作全面启动,为确保新生顺利入校,学校相关部门多次召开筹备会议,制定出了周密详尽的接待计划。按照“以生为本”的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以郝际平为组长,以江楼、王秉琦、刘晓君、邵必林为副组长的迎新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后勤工作组和接待工作组。校长办公室负责协调各单位的迎新工作,审定须有学校承担的必要支出项目。监察处负责全程监督迎新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醒目的入学指南 迎新接待已经于9月1号提前准备迎接早到的新生;同时火车站的接站工作也已正式开始,从8月31日上午8:30开始并将昼夜轮流值班至9月3日晚22:00结束,以确保接到每一个远道而来的新生。 而在学校内,收费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中。 志愿者热情服务 现场办公 快捷方便 阳光收费 一目了然 学校要求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
03
2010-09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海外侨界高新技术人才为国服务暨第三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上,我校王晓昌教授荣获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颁发的“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该奖项是经基层侨联推荐、省侨联审核,自下而上、层层筛选、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最终确定的,是我省侨界科技领军人才的代表。据悉,今年全省共评出创新人才5名。 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会见了获奖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等领导为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代表颁发奖牌和证书。 “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创新成果贡献奖”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企业主办,主要在科研创新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和作出杰出贡献的新侨科技人员中推荐申报评选。该奖的评选推荐工作分为初评、推荐和总评,由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及有关部委专家组成的专家评选委员会,负责奖...
02
2010-09
日前,为表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今年抗洪救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省委授予该校党委“全省抗洪救灾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据悉,全省有30个单位获此殊荣,该校是全省高校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今年入夏以来,我省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以多种形式支援灾区,奉献爱心,帮助灾区渡过难关,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抗洪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三秦大地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英雄凯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把抢险救灾,作为该校“创先争优”活动最直接的实践,作为检验活动成效最具体的体现,积极投身全省教育系统救灾查灾及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特色的学校,该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抽调30名土木、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力量,组成由校长徐德龙院士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教授任常务副组长的专家组,赶赴安康地区开展了实地查灾和救灾指导工作。 在历时一个星...
30
2010-08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8月30日上午9:00,我校2010年学生军训动员大会在图书馆广场举行。来自全校各院系的2100余名身穿迷彩、队列整齐的2009级大二本科生参加了动员大会,他们将在未来的三周内接受一系列军事训练。 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副校长刘晓君、邵必林,承训部队——西安陆军学院教研部副主任刘法语中校以及党办校办、财务处、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公安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动员大会。大会由军训团副团长、校武装部副部长车庚顺同志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代表学校向军训团授旗 升旗仪式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王秉琦代表学校向军训团授旗。军训团团长张晓辉宣读了军训实施方案。为确保此次军训的组织领导,军训团实行团、营、连三级领导体制,下设五个营二十三个连,其中五营由艺术学院271人组成,辖三个连,驻东校区。本次军训理论课学习以营为单位组织,由营值班员向授课教官报告;操场训练以连为单位组织,由连值班员向营值班员汇报,军训团组织到各营巡视检查。 军训团团长张晓辉宣读军训实施方案 军训团政委、校团委书记...
30
2010-08
8月26日至27日,我校2010年暑期党政工研讨会在长安区隆重召开。校领导高明章、徐德龙、田东平、江楼、王秉琦、王晓昌、李福军、刘晓君、邵必林、张建、马建华,副校级调研员段志善及全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党政工负责人出席会议。研讨会由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 校党委书记高明章主持会议 会上,校长徐德龙院士紧密结合目前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形势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学校今后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技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草堂校区建设等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鼓足干劲,抢抓历史机遇,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校长徐德龙院士畅谈高等教育形势和学校工作要点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东平对《学校“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向大会进行了汇报。学校自2006年制定并实施《“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以来,在校党政班子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认真按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启动...
27
2010-08
8月16日,我校2010年迎新工作安排部署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江楼、王秉琦,副校长刘晓君、邵必林、郝际平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我校迎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各院(系)迎新工作负责同志等。会议由副校长郝际平同志主持。 据统计,我校今年校本部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4930余名、华清学院招收学生约3000余名,学校本部与东校区将同时开展迎新工作。为确保新生顺利入校,学校成立了由副校长郝际平担任组长的迎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后勤服务工作组和报到接待工作组。会议要求各小组要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确保各小组高效协作,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避免松懈,严禁出现真空、盲区等现象。 学校强调,迎新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检验。新生踏入校门后的第一印象主要来自于迎新工作。迎新工作的好坏,既直接影响到学校在新生和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事关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要坚决杜绝有损学校声誉、形象和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将一个高品位...
27
2010-08
8月8日—8月12日,由教育部人事司与高等教育司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西安隆重开班。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邀请到了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和示范课程讲授,并就有关专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8月9日上午,“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西安宾馆长安厅举行。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教授,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国强教授,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苏州科技学院原校长何若全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湘慧、单蕾编辑,我校副校长郝际平教授,教务处处长姚继涛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武乾副教授,副院长薛建阳教授等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薛建阳教授主持。 郝际平副校长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郝际平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来自全国各地55所土建高校的162名学员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鼓励学员珍惜这次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