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18-05
为加强我院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发挥优秀教师在学院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广大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精心策划,于2018年5月16日下午在环境学院716报告厅召开“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018年科技工作大会暨科研团队学术报告会”。科技工作大会得到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副校长郝际平教授、副校长黄廷林教授、科技处处长武乾教授等代表学校出席了本次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劲松主持。 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劲松主持开幕式 会议主要内容为以学科评估核心指标为导向,全面总结分析学院近3年的科技工作,指出学院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中的不足,全面听取8个科研团队的工作进展报告。 副校长郝际平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词。首先他肯定了近年来环境学院在SCI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专利获准、ESI高被引论文、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在学校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尤其指出王磊教授团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受到省上及省内高校的高度重视,影响广泛;随后,他提出作为拥有国...
03
2018-05
4月30日上午,“文承一脉---明清关中地区古籍文献展”在校史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明、清、民国时期与关中文化有关和关中地区所刊刻的古籍文献100余种,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名家稿本与珍稀善本,如明代嘉靖时期刻印的唐诗、明代万历时期刻印的长安著作、清代被列为禁书的反清志士著作、陕西籍学者诗文集及相关地方志文献等。 据悉,该展览也是国内首次举办的以陕西乡邦文献为主题的展览,旨在以展示文化承载体---古籍文献的方式来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文化有更为直观而深入的认知。本次展览由学校校史馆与文学院主办,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西安市收藏协会等单位协办,展期一个月,展览期间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27
2018-04
4月24日下午,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第二讲在雁塔校区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特别邀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林梦泉、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创始人之一李晓林教授做主题报告。我校校长刘晓君、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我校副校长牛荻涛出席,来自全省3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300余位主管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工作的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并聆听报告。会议由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张和平主持。 刘晓君校长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处在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顶端,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是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服务举措,书写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奋进之笔的一项重大探索,是提升陕西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管理水平,搭建交流学习平台的具有实践。她表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
26
2018-04
4月25日,2018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议在江南大学召开。经联盟会长、秘书长会议专家评审决定,确定我校校史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中国音乐史博物馆加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 据悉,在本次会议中,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及我校等16家单位的21座博物馆被批准成为该联盟会员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此次我校三家博物馆加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平台,标志着学校博物馆已被正式纳入全国一流高校博物馆行列,将大大推动我校博物馆与国内兄弟单位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高学校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音乐史博物馆 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于2012年5月30日在上海成立,会员单位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统筹整合全国高校的博物馆资源,全面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与育人功能。目前联盟已有会员单位近120家。
24
2018-04
4月23日晚,2018年读书月启动仪式在草堂校区学府城6号楼301报告厅举行。党委宣传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双创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仪式。 启动仪式由图书馆副馆长惠雪萍主持。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王燕平在致辞中指出,“读书月”活动时间是有限的,但养成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则会让大家受益终生。读书贵于恒,力戒浮躁;读书贵于勤,力戒虎头蛇尾;读书贵于思,力戒人云亦云;读书贵于用,力戒照本宣科。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时代这样一个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黄金时节,积极响应活动倡议,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在浓郁的书香中,享受读书特有的乐趣。 王双怀教授做《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专题讲座 启动仪式后,题为《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讲座拉开了“名家讲坛”的帷幕,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讲授应邀为大家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演变。在讲座中,王教授重点讲解了“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并以“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与“丝绸之路”的发展现状为着眼点,阐述了丝绸之路在当前中...
10
2018-04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17号),在部属高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理工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行业协(学)会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通讯评议及专家组评议,教育部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我校建筑学院刘加平院士主持的“面向西部绿色发展的全产业链高层次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和土木工程学院杨勇教授主持的“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个项目成功入选。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功臣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的重大行动计划。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致力于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学校将以此次获...
31
2018-03
2018年3月23日-24日,由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木结构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加拿大木业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木结构新进展论坛”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12报告厅顺利召开。来自国内从事木结构科研和教学方面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史庆轩教授主持,科技处处长武乾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木结构教学研究分会主任何敏娟教授、国际顾问专家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Frank LAM教授为论坛致辞。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史庆轩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科技处处长武乾教授致辞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Frank Lam 教授致辞 木结构教学研究分会主任、同济大学何敏娟教授讲话 武乾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将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对推动促进木结构领域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交流的报告共11个,代表们介绍了在木结构或竹结构方面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交流了竹复合材断...
27
2018-03
2018年3月,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科研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艺术教育管理中心许志敏团队投送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探索》最终获得本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科研论文一等奖,是陕西省唯一在此次比赛中取得奖项的科研文章。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四大类。按照学校整体分工,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类由我校艺术教育管理中心承担组织工作,通过大力宣传、积极调动、组织收集、团体讨论、评审提升等环节,确保了参赛论文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最终推选出20余份作品,参加陕西省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许志敏团队投送的论文因评选成绩突出,作为陕西省推选的3份论文之一参加国赛,并获得全国一等奖。 据悉,在本次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艺术教育管理中心许志敏团队投送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探索》对当代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和当前新媒体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
13
2018-02
近日,由省发改委和省住建厅指导支持,我校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编著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7)》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悉,该书是第一本系统反映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情况的蓝皮书,并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2014年,根据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7年是《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有必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最新精神,对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作做一次全面梳理总结,发掘我省在推进城镇化工作中的成绩和亮点,查找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推动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此,该蓝皮书以评估为主题,对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按总体进展、分维度、分地区三个角度进行研究评价,并选取我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先进地区进行典型研究,总结提升其经验做法,汇编为13个案例以供参考借鉴,为社会各界“零距离”了解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提供观察窗口。 蓝皮书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按照国家部署,对照《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01
2018-02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难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作为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开发和利用对于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热情的急剧增加,使得太阳能电池集成器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集成电池组包含硅太阳能电池板和固态锂电池两个独立的部分,导致体积较大和笨重。一个能够整合捕能和储能于一体的集成器件电池组不但可以减小其体积,还可以提高能量转化率,是电动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集成系统能够将捕能器件(如硅太阳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等)和储能器件(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集成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能源捕获、转化和储存,这对于自供给系统和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精巧使用意义重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良好的光伏性能和低温的可加工性,使其在器件集成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由我校...
12
2018-01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加强交流与沟通,开拓视野,提升学院科技工作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学院于2018年1月10日下午在土木楼516报告厅隆重召开了土木工程学院2017年度科技工作暨学术报告会。校长刘晓君教授,副校长郝际平教授、牛荻涛教授,科技处处长武乾教授、副处长瞿伟等代表学校出席了本次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工及部分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科技工作总结,由学院党委书记刘晓武同志主持;科研团队学术报告,分别由副院长朱丽华教授、钟炜辉副教授主持。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学院2017年科技工作,客观分析学院近年科技数据,科学谋划学院科技改革创新,全面听取科研团队报告。 校长刘晓君教授代表学校致辞,首先对学院科技工作暨学术报告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院2017年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分析了学校和学院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学院在学校科技工作中勇担职责,起到率先、引领、示范作用,希望学院继续开拓创新,砥砺...
10
2018-01
为持续推进团队建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不断提高学术科研水平,在刘加平院士的倡导下,建筑学院于2018年1月6日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办“第二届科研团队学术报告会”,副院长段德罡教授主持开幕式。 学术报告会现场 建筑学院段德罡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此次会议以面向学科前沿、激励创新意识、促进团队交叉融合为宗旨,各学术科研团队负责人汇报近一年来团队建设情况,交流分享学术思想、科研成果、团队工作等,为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开放、自由、互动的学术氛围,以此激励全院教师不断提升思想水平,努力工作,潜心研究,创造出更多更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用实际行动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学术报告会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校长刘晓君教授、副校长王树声教授、科技处处长武乾等出席开幕式。校长刘晓君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首先对建筑学院在2017年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建筑学院科研团队学术报告会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校其他学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对...
04
2018-01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有效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激励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陕西省教育厅开展了“关于评选表彰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评选结果,我校教务处荣获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教务处赵会朋、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朱陆莉老师荣获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本次评选活动共评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40个,先进个人103名。我校将再接再厉,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