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17-10
10月22日晚,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人文建大 述尔开坛”系列活动之吕刚教授新作《诗说》研讨会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从《诗说》说开去——关于诗与诗歌批评”。 此次研讨作品《诗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收录了吕刚诗论、诗评三十余篇,诗作二十余首,以一种启蒙式的书写讲述了他对于现代诗的独特认知和探索实践。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著名文学批评家王仲生,西安财经学院教授、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沈奇,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散文作家朱鸿,西安音乐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仵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韩鲁华,著名诗人、书画家、《各界》杂志主编远村,著名诗人、《诗人文摘》主编之道,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魏奇,西安晚报锐评版主编、长安悦读主持人贾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王继武,青年诗人、诗歌批评家宋宁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梁菲、《诗说》责任编辑徐小亮以及部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师生出席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文学院副院...
20
2017-10
10月17日,由我校牛荻涛教授负责编制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审查会在西安召开。该标准由我校联合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15家科研单位历时3年编制完成。 审查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朱爱萍研究员主持,科技处瞿伟副处长代表学校致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姚涛博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史庆轩教授出席了标准审查会。 标准审查委员会由大连理工大学欧进萍院士、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郁银泉勘察设计大师等11位专家组成,专家听取了牛荻涛教授代表编制组对标准编制情况的汇报。 审查委员会认为:(1)该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广泛调研,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对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定具有指导意义,为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维护修复提供了依据;(2)该标准技术先进、科学合理、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的标准,推动了行业进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审查专家一致同意标准通...
19
2017-10
10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相关专业在校生研究成果展示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我校环境学院学生申报的研究成果再创佳绩,力压群雄,斩获一项金奖、两项铜奖。 本届展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共邀请到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的给排水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参展,以图文、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包括“工厂化蚯蚓污泥处理方案”、“新型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等180多项体现国内水行业最新研究成果的作品。 展示会启动仪式 展示会设置了最佳产品奖、最佳方案奖、最佳专利奖、最佳论文奖等4类奖项,每类奖项各设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10名。经过初审、复审等环节,我校环境学院黄廷林教授指导、博士生胡瑞柱和邢翔轩等完成的《垂向涡流强化造粒流化床》及《逆向流充氧多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分获“最佳产品类”金奖和铜奖。同时,由刘永军教授指导,硕士生...
09
2017-10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住建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住建部高等学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物业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陕西省房地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我校承办的“2017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房地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7年10月13日-10月15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将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房地产也可持续发展”,分十个论坛进行,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和广大师生参加! 附件: 关于举办2017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房地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通知.doc
26
2017-09
9月2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闭幕式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举行。在闭幕式上,陕西省文化厅荣获特别组织奖,贵州省文化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文学基金会等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为获奖者代表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教授颁奖,迄今,艺术学院已第三次获此殊荣。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央正式批准的全国首个有关丝绸之路的国家级艺术节,是中国继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综合性艺术节,其中国际板块由陕西省文化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承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展举办至今已有四年之久,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从首届的30个、第二届的62个、第三届的80个、增长到第四届的106个,其国际视野、国家覆盖率及世界影响力全球瞩目,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艺术盛会,这是全国历年来参展国家最多的一次国际艺术节,也是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学校将继续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加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传播、交...
25
2017-09
根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7年9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数据更新节点为2017年9月15日,覆盖时间为200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校工程学学科全球排名1191/1304,较上期排名下降6位。材料科学学科论文总被引次数为3287次,阈值为4511次,与全球排名前1%数据接近度为72.87%,较上期数据上升3.72%;环境与生态学学科论文总被引次数为1478次,阈值为3602次,与全球排名前1%数据接近度为41.03%,较上期数据上升4.16%。(注:总被引次数来源于InCites平台, 阈值数据来源于ESI平台,两者统计口径有差异,所得接近度略高于实际值)。 本期数据显示,在工程学学科,我校追赶超越对标高校华北电力大学排名184位、浙江工业大学排名521位、南京工业大学排名520位、昆明理工大学排名863位。省内高校长安大学排名1044位,较上期排名上升14位,西安理工大学排名1265位,较上期排名上升2位。 本期统计我校ESI高被引论文(根据ESI数据库统计,近10年来被引频次排在所属学科领域前1%以内的论文)共有7篇: 1、 题目:A review on the o...
22
2017-09
9月15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程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公布了获得第三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的43个基地名单(工程教指委[2017]7号)。我校“西北地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此殊荣。 我校历来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相关院(系)积极开展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工作,建立了校企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育人模式。该基地是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培养单位共同设立,申报获准的我校首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8
2017-09
9月15日下午,我校在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波教授应邀前来我校,做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的专题辅导。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会 报告会由宣传部部长高必征主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形势政策课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辅导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开始前,校党委副书记邵必林为王宏波教授颁发了我校兼职教授聘书。 党委副书记邵必林为王宏波教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报告中,王宏波教授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阶段的新论断,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点。报告重点结合党的历史经验,强调了增强核心意识,坚决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性,并指出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正确理解、科学处理改...
15
2017-09
9月13日下午,丹麦工程院院士Peter Vilhelm Nielsen教授受聘我校兼职教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西部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三楼会议室举行。校长刘晓君教授出席仪式并为Peter教授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受聘仪式由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怡教授主持,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科技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同志,培育基地科研团队师生代表参加了此项活动。 校长刘晓君教授在致辞中向peter教授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并指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Peter教授长期从事置换通风、个性通风、污染物传播、火灾烟气扩散的风险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关注我校学术发展,此次加盟对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Peter教授表示,很高兴自己的学术生涯得到学校的认可,作为从事流体力学模型研究的学者,中国高校在研究领域给了自己很多的支持与关注。此次来校看到了这一领域最好的科研环境,很高兴能访问学校并成为这里的兼职教授,期待以后能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14
2017-09
为配合我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自今年3月起,图书馆面向全校教职工招聘具备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经过层层选拔,目前10位学科馆员已全部就位。 学科馆员依托我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基础设施,提供文献资源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信息服务和学科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全面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联系。 现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学科及联系方式公布如下: 如对学科服务工作有任何改进意见及建议,请联系图书馆办公室,电话:82202534,邮箱:libbgs@xauat.edu.cn。
27
2017-07
2017年7月26日下午,同济大学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引领,文化育人”教学质量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校史馆一楼会议室举行。 来自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代表围绕思政课“红色引领,文化育人”主题进行了座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教授致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劲教授,李雅茹主任,万立明教授和姜益教授等人先后发言,详细介绍了同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红色”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做法,尤其是别具特色的“使命与担当”知识竞赛,引起参会老师的普遍关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娟娟副院长介绍了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校史馆。 此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交流与合作。
10
2017-07
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暨陕西省第四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于7月8日至9日在西安理工大学举行。本次竞赛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西安理工大学承办。本次大赛共有来自西北五省2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61支队伍同场竞技,参赛学校和参赛队伍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竞赛之一,由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该项赛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研究生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具有可比性的研究生专项赛事。 本次大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高度重视,联合信控学院先期在校内举行了本次大赛的校园选拔赛。经过精心组织、评审考核,最终选拔并推荐13支队伍参赛。其中,10支队伍参加本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暨陕西省第四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另3支...
06
2017-06
我国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的“海绵城市”建设受到国际水环境界的广泛关注。国际水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简称IWA)会刊《The Source》最近刊登了以The Hard Road to ‘Soft’ Cities(软性城市发展的艰难之路)为题的封面文章(Cover Story),专题介绍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进展和国内外专家的观点。在该文章的撰写过程中,编者专门采访了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王晓昌教授,并在文中配以采访照片,大篇幅引用了他对海绵城市的定义、资金和政策扶持、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热点问题等的认识,是该封面文章的重头内容( 原文链接),标志着我校环境学科在国际水环境界的重要影响力。 IWA是世界水环境界最大的学术组织,聚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专家、学者和水环境科技人员。王晓昌教授是我国最早的IWA会员,长期参与相关国际学术活动的组织工作,30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2011年经国际提名入选会士(IWA Fellow),2014年入选杰出会士(IWA Distinguished Fellow),为世界范围内获此殊荣的29名专家之一。他长期从事城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