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6-05
近日,由我校刘晓君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牵头申报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面向“十三五”重大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转型发展中陕西省公租房、棚改安置房和住房租赁市场与存量商品住房市场有效衔接研究》获准支持。该重大项目由4个子课题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兰峰教授、郭斌教授、杨建平教授和李玲燕副教授。这是我省首次组织的面向“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也是我校首次获准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 刘晓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自1984年以来,根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势学科,紧盯区域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在陕西省及西安市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住房保障理论与实践、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工作,研究成果及对策建议均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直接采纳,并上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批准,转化成了有关政府文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本重大项目以陕西省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为背景,以存量商品住房市...
22
2016-04
4月20日,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我校建筑学院杨柳教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这是我校教师首次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经过学校推荐、通讯评审、会议答辩、人选公示、评审委员会审定、聘任合同签订等程序,最终确定入选人员。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于1998年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为贯彻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从2011年起实 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开始设立“青年学者项目”。 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共入选412人,其中特聘教授152人、讲座教授49人、青年学者211人。 相关简介: 杨柳,女,1970年10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首届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
21
2016-04
4月20日晚7:30, 曾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著名学者于赓哲教授获邀来到我校草堂校区,在2016年读书月之名家讲坛活动中作为主讲人,为广大学子带来了题为《长安城》的专题报告。 于赓哲教授做精彩报告 于教授专业造诣精深,他的讲座从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建设开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隋唐长安的社会生活,将千余年前的长安城鲜活立体地展现在广大学子 面前。于教授的报告论证严谨,图文并茂。激情洋溢的精彩讲演深深吸引了在座的学子。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纠正出了很多影视广告作品中的史误。现场笑声不 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2016年读书月活动邀请于赓哲教授作为名家讲坛主讲人,其用意在于通过让学生聆听高端讲座,与大师零距离接触,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活人生理想。 相关简介: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隋唐史研究专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 篇,多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21
2016-03
日前,新华社发布了《中国历时12年整理出1400座古城的“规划经验”》的新闻通稿,对我校王树声教授学术团队历时12年研究编著完成《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全书18卷)的重大科学成果进行了报道。新闻发布后,被《新华每日电讯》《陕西日报》《南方日报》等14家中央及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报道,新华网、环球网、光明网、解放网、中国青年网、凤凰网等60多家权威网络媒体亦给予广泛报道,反响强烈。 据悉,《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针对当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我校学科优势,发挥团队作用,开展对中国古代都城、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等1400余座城市的基础研究,着重从“图”和“文”两方面总结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经验和建设理念。该研究涉及各类历史文献3000余部,收录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图3500余幅,整理研究城市规划经验3700余条。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对该成果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王树声教授的此项成果形成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典范,有利于城市和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继承和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2016-03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水平大学与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的合作,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家急需专业、学科领域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国家留学基金委自2012年起设立并实施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基于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多年的合作,国际交流合作处与教务处协作整合材料积极申报,努力争取,成功获准2016年西建大优秀本科生赴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的国际交流项目,争取到5名国家公派名额。2016年陕西省仅有5所省属高校获批此国际交流项目。 此项目是我校争取到的第一个本科层面上的公派留学项目,为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开辟了渠道。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争取,开辟更多的本科生公派出国留学渠道。 我校将于2016年3月初开始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通知登录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网站http://xy.xauat.edu.cn/wsch/news.asp?id=284&bh=2897查询。有关项目的详细信息,请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2016年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专栏http://www.csc.edu.cn/chuguo/s/357查询。 (来源:国际处...
04
2016-02
2016年1月,《科学中国人》刊登了对我校云斯宁教授题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破局之道——记新能源材料研究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云斯宁教授》的专题采访,该报道就云斯宁教授长期以来对新能源材料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访谈,现全文予以转载。 如果电池有心,想必今时今日也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自从《华尔街日报》发文称“科技世界正在因电池技术进展缓慢而百般烦恼”之后,未来科技就被描摹成了强悍而无奈的巨型机器人——制作精良、无所不能,却因缺乏一枚高效、稳定的新能源电池而无法施展万般抱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新能源材料专家云斯宁因此在实验室度过了更多周末时光,与“革命性突破”等浮夸的字眼相比,他相信脚踏实地才能更迫近真理,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坚守初心 2013年,云斯宁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马廷丽教授牵头,由国内众多科研单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参编,共同编著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从理论基础到技术应用》一书正式出版。作为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专业书籍,它的问世,让世界看到了在新...
18
2015-12
依托我校建立的国家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国合基地”)近日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宜兴环科园”)签订了战略合作共建协议,这是国合基地经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平台后按照要求,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加速高水平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宜兴环科园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协议的框架下,宜兴环科园将作为共建单位全面参与并支持国合基地建设,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国际交流、项目合作、技术引进提升和再创新的科技平台。与此同时,国合基地将在宜兴环科园“十三五”建设环科新城的重点项目中,全面提供与水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技术支持,并建立“城市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改善国际科技合作中心”,承担宜兴环科园委托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工作,全方位支持宜兴环科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12月14日,宜兴环科园举行了环科新城水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研究报告会,王晓昌就依托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研究编制的...
18
2015-12
12月16日上午,学校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举行仪式,授聘工程力学专业83级校友,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教授为我校荣誉教授,校党委书记高明章在仪式前会见了孙博华院士,校长苏三庆为孙博华院士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 孙博华院士于1983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工程力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在我校结构力学专业师从黄义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在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完成二年博士后研究。1991年,他作为研究员留学荷兰,1992年以洪堡学者身份在德国从事研究。2000年,37岁的他被南非半岛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正教授,成为南非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之一,同时担任几个国际刊物和丛书的编委和主编。孙博华在应用力学、智能复合结构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造诣很深,特别是在壳体理论、智能压电驱动器,微机电陀螺芯片上成就显著,曾先后发表近百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另外还编著有4部英文专著。2010年荣膺南非科学院院士,并入选为南非皇家学会会员。孙博华院士是登上南非科学界最高殿堂的华人科学家,曾于2010年被评选为海外华人十大新闻人物。 授聘...
16
2015-12
12月13日上午,我校2015年度共青团工作培训班第三讲—“共青团与新媒体工作”在工科楼一楼报告厅顺利举办。报告邀请团中央新媒体处闫光宇老师为培训班学员做专题报告培训,全校各院(系)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教工团干部、学生工作干部和部分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会由校团委副书记任建国主持。 任建国老师首先致开幕词,并对闫老师的出席表示由衷地感谢。报告期间,闫老师从新旧媒体的负面效应出发,阐述了网络谣言对我们生活工作的消极影响,明确了严以律己、远离谣言的重要意义。闫老师指出,新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和便捷,学习媒体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的大势所趋。他强调,把握好新媒体的作用对共青团工作至关重要,团干部应当主动加强新媒体观念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随后,闫老师指出,网络谣言是互联网重大隐患之一,盲目造谣、信谣、传谣导致社会诚信的缺失,严重冲击团干部的是非判断能力。他以真实的网络案例为反面教材,以共青团风气纪律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建设务实清廉的团干部队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团干部应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16
2015-12
12月11日-13日,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换届会员大会暨2015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夏昌祥,原副秘书长高喜良出席会议。校长苏三庆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刘晓君主持会议。来自全国15所冶金行业高校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校长苏三庆首先对到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高度赞扬了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对冶金行业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校长苏三庆致辞 夏昌祥从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事例讲起,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以及冶金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作了深刻阐述。 常务副会长夏昌祥致辞 会议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刘晓君当选新一任理事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牛荻涛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对研究会的活动授权内容、研究会工作模式、研究会2016年工作计划以及研究会副秘书长名单。...
10
2015-12
12月8日下午,由我校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和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归国留学人员系列报告会——“我亲历的美国教育”在学府城6栋301报告厅成功举行。报告会邀请到我校理学院数学教研室青年教师、民盟盟员项晶菁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校党委统战部副处级统战员袁庆华、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田景来、理学院2014级辅导员徐克等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报告会由袁庆华老师主持。 报告开始,项老师就美国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教育方法向同学们作了简单介绍。她讲到,美国的小学教育突出“平等”,即师生平等,学生与学生平等,特殊学生群体同样能获取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而在美国高中教育中,学校更突出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当谈到美国的大学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时,她着重指出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是阶梯式教育,美国是分层式教育,二者资源配置模式不同但各有所长,都可以培育高水平人才。 在美国教育环境及资源展示中,项老师特别指出,美国尤其重视阅读习惯养成,在各大高校及社区均配备各类图书馆及阅读场所,藏...
09
2015-12
2015年12月7日晚,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团委、子午书院承办的“长安讲坛”精品讲座“《西游记》中的管理学原理”暨“子午有曰”系列报告会在南山书院小礼堂顺利召开。 此次讲座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林企业管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农业科学杂志副主编李录堂教授主讲。校团委副书记申健老师及各学院辅导员出席活动,数百位同学通过抢票的方式共同参与。 李录堂教授以书本内容结合当下大环境,从《西游记》书中引入各种案例对管理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其中有关《西游记》中的管理学原理,李教授将其归纳为十类,分别是:“把坏人变成好人的原理”、“战略与战术原理”、“文化原理:佛道儒”、“关于人性原理”、“需求层次原理”、“团队组织管理原理”、“信息与预测原理”、“决策原理”、“变与不变原理”、“激励与约束原理”。其中特别强调了在“把坏人变成好人原理”中管理的重要性、历史上改革制度的重要性,和“文化原理”中探求事务科学本质的重要性。临近报告会尾声时,李教授还结...
04
2015-12
为进一步激发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热情,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与职业意识,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12月1日晚7:00,由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校研究生会主办,信控学院团委、研究生分会承办的“移动互联,梦想改变未来”报告会在食堂四楼报告厅成功举行。 报告会邀请到知名企业家王飞飞,他首先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4G和网络安全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入手,详细讲述了信息化带给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展望了信息时代下同学们的就业趋势。随后,他就“如何面对移动互联”提出四点建议,并针对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坚持”,让与会学生受益匪浅。最后,他与同学们进行深层次交流和探讨,并对同学们可能遇到的职业问题和疑惑给出了详细而系统的讲解,鼓励同学们坚持梦想,拓宽视野,寻求突破、勇于创新。 本次报告会拓展了我校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生的职业意识,端正了研究生的学术态度,培养了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为我校广大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探讨学习与了解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