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6-10
10月25日晚,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术经验分享会在雁塔校区工科大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分享会邀请到包括我校和西安交通大学等西安各高校的11位国奖获得者参加,他们与到场的三百余名研究生分享了收获国家奖学金的学术与科研经验。此次分享会由分享者演讲、微信观众互动提问、分享者话题讨论等部分组成。 分享会现场 在分享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博士生李支康强调,学习上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注重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博士生吴小强从开始学习落后、到努力奋起直追、直至斩获国奖的经历,告诉研究生们一定要有稳如泰山的信心;我校建筑学博士生董国明,分享了他的论文写作三要素,同时强调优秀的论文一定要通过不断的修改润色才能写成;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生宋聪,着重讲述了她在研究生学习与工作中的规划,希望研究生做出自己合理的规划,脚踏实地地向着学术目标与理想不懈前进;我校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王友德从如何破解科研困境讲起,告诫同学们...
27
2016-10
10月18日,由中国石化联合会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青岛橡胶谷承办的“中国大学生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拉开帷幕。此次大赛共有自全国48所高校57支队伍,参赛规模达到260人。由我校材料与矿资学院教师雷西萍带队指导的尚世帆、白文宇、王武晨、赵相臻四名本科生组成的“材Young”团队参赛。经过学生的精心准备,历经海选、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尚士帆作为团队代表完成了题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石及其电流变性能”的答辩,最终荣获三等奖,雷西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尚士帆同学代表团队答辩 尚士帆同学代表团队领奖 通过此次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学生一致认为,创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用几个月时间写一个计划书和报告,而应是实验室日积月累、脚踏实地实践工作后形成自己的、可行的,能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题,享受科研过程,勇于提出想法,不断挖掘潜能,提高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
25
2016-10
近期,由陕西省高教工委评选的2016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揭晓(陕高教宣办〔2016〕9号),我校宣传部报送的《求源拓创新 自强绘蓝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打造“科教产业园+ 双创”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荣获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位列前三),这是陕西省高教工委自2009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我校荣获的第七个一等奖。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之作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与抓手。特别是学校开展双创工程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运用科教产业园,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大力构建纵横有道、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密切互动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搭建全新创新空间和技术平台,形成全体师生密切接触的创新创业文化。使学生得到创新创业氛围的熏陶、感染和洗礼,收获终生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帮助更多大学生放飞梦想,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由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组织实施,是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最高奖项。经专家严格评...
21
2016-10
10月16日,“中建三局杯”2016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天津大学落下帷幕。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门大学等124所高校的125支代表队参加了此次竞赛。经过4天的激烈比赛,由土木工程学院惠宽堂、张锡成老师带队指导,土木1312班张杰浦、土木1410班胡闯、苏济波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土木工程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学科性竞赛,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本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是历年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比赛,竞赛以“大跨度屋盖结构”为题,要求参赛选手利用集成竹材,设计并制作能够承受竖向荷载的大跨度屋盖结构模型,竞赛内容包括结构设计、模型制作、陈述答辩、加载试验四个部分。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大赛,赛前在指导老师遴选、参赛学生选拔、参赛方案选拔以及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安排,经过近3个多月的准备,终在强手如...
17
2016-10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于本月15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我校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教授雕塑作品《战地黄花-1945年秋》入选该优秀作品展。本次艺术节入选的优秀美术作品是文化部组织国内专家,在近万幅艺术作品中严格的进行了两轮筛选,最终评选出553件入展优秀作品。 《战地黄花-1945年秋》 该雕塑运用浪漫的表现主义手法,展现了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为庆祝胜利而喜悦、轻松的心态。通过八路军女护士牵马漫步于鲜花丛生的草地中,手执鲜花表现抗战结束后女战士的爱美之心与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然流露,并通过《战地黄花》点题浓缩象征全国人民对迎接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是对中国未来统一后的期待。艺术上运用风蚀的表现手法以及锈绿色彩及铸铜特有材质美感,充分体现了一种时代感、怀旧感的唯美艺术追求。 据悉,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每3年举办一届。本届许多入展作品是五年一届的第十二届美展中的金奖银奖铜...
21
2016-09
受国际同行的邀请,由我校材料与矿资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云斯宁教授牵头,由巴西坎皮纳斯大学(University of Campinas-Unicamp)、西班牙阿文戈亚太阳能公司(Abengoa Research, C/Energía Solar no 1)、复旦大学等各国科研人员参与共同完成的题为:“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employing polymers”的长篇论文,2016年8月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期刊缩写Prog Polym Sci)在线发表。论文详细地讨论了聚合物作为电池组件在DSSCs中扮演的角色,分析了影响聚合物DSSC性能的因素及提升电池整体工作性能的策略,对聚合物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潜能和挑战进行了评估。此外,该论文对参与作者各自的贡献也有详细的声明。 聚合物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潜能,在新能源器件(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聚合物科学也因此成为新能源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作为备受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DSSCs),聚合物作为电池组件引起全球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一方面,导电聚合物优...
19
2016-09
2016年8月17-20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多所知名高校和上海嘉定工业区联合承办的“华为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决赛在上海嘉定工业区隆重举行。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15家参赛单位的317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共展风采。来自参赛单位的百余名院校领导、领队、指导老师,国内外知名软硬件企业代表、地方产业园区代表、投资机构代表也来到决赛现场。 本届大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高度重视,联合信控学院先期在校内举行了本届大赛的校园选拔赛。经过精心组织,从拟报名参赛的21支队伍中,历经二轮校内专家评审,最终选拔了15支队伍,并经西北赛区选拔赛选拔,最终我校3个技术竞赛作品和2个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为做好全国总决赛的赛前准备,暑假前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牛荻涛教授专门召开了赛前动员会,要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为各支参赛队伍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希望参赛师生充分利用...
19
2016-09
9月18日上午,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我校成功召开。会议由我校承办,来自全国38所高校共106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积极响应我国“十三五”高等教育号召,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建设和专业认证工作。 无机非教指委年会会场 会议由济南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无机非教指委副主任程新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德龙院士做年度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提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程新教授主持年会 徐德龙院士做年度报告 大会报告阶段,华南理工大学殷素红教授做了以“坚持内涵发展,立德树人,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为题的交流报告,以教书育人的楷模为例引发她对师德的理解,着重强调了教学的严谨性及规范化,注重大学生心理教育,提出做好...
10
2016-09
2016年9月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民进陕西省委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协办的“丝绸之路·长安论坛”美术分论坛于我校举行。校长刘晓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论坛由我校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主题是“丝路文明与长安文化”,旨在共同探讨题丝路文明与长安文化下的美术创作,也是对7号开幕的“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理论层面的学术探讨。论坛分两个单元举行。上午为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下午为圆桌会议。 校长刘晓君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校长刘晓君致欢迎词,她说,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倡导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如何让陕西文化走向世界,彰显特色和优势,让全球了解陕西文化,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外宣传和推广。美术不分国界,是文化交流无声的语言,丝路文化艺术节自举办以来影响力持续扩大,参展作品从最初的几个国家,到今年汇聚世界五大洲的80余个国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认可和重视。本次论坛在古丝绸之路的...
02
2016-09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十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通知》(陕教高办〔2016〕28号),我校冶金工程学院王快社、土木工程学院薛建阳和机电工程学院蔡安江等3位教授荣获第十届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开展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是陕西省开展“名师引领计划”,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截止目前,我校有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2人获省级教学名师奖,在省属高校位居第二位,这些荣誉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也是对近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 学校希望获奖教师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广大教师以“名师”为榜样,扎实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1
2016-07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一届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我校体育系主任由文华教授当选为该委员会公共体育组委员,任期自2016年至2020年。我校目前担任全国高等学校专业和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达到18人。 新一届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有85名委员,由国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管理能力和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77所高校和教育部主管部门。本次陕西高校有5名教师入选,公共体育组仅为2名。 据了解,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评估以及提供咨询和服务的专家组织。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部委托,进行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教学重要决策前期研究,就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组织和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教学成果鉴定和教学督导、检查等工作。 由文华教授长期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
16
2016-06
日前,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设立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经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审定,我校王怡教授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共98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 王怡教授长期从事工业建筑环境与节能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4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10项科技奖励。作为副主编完成了我国首部工业建筑节能国家标准的编制,并作为主要参加人编制完成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各一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各1部。带领研究团队完成的系列成果,广泛应用于21项国家及地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对改善工人作业环境、降低建筑能耗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
07
2016-06
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陕西省复赛和决赛于2016年6月4日至5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我校文学院大学英语第一教学部王玮薇老师和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周辰老师分别获得此次大赛(视)听说组一等奖和综合组二等奖。 前排右二为我校王玮薇老师 此次参加陕西省复赛(视)听说组和综合组的选手分别为33人和35人。每个组别复赛的比赛形式均为一堂 20 分钟的授课。按照复赛成绩高低,每组复赛选手的前 30-35%进入决赛。决赛的比赛形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 10 分钟的说课和 5 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这一环节是对各位选手的语言功底、教学理论、教学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残酷"考验。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学院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相关指导教师的辅助、配合下,参赛教师精心准备,积极比赛,最终代表我校荣获佳绩。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联系邮箱:news@xauat.edu.cn陕ICP备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