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信息
 

我校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教授讲述原点随想

来源:  日期:2005-11-01  浏览次数:

10月30日晚,我校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教授就本次年会主题“返回原点——与流行保持距离”,展开了以“原点随想”为题的演讲。他幽默的谈吐、深刻的见解在让年会代表们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建筑方面深深地思考。

 

         

 

    报告中,刘教授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以陕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坐标原点附近,将话题巧妙地引入本次演讲内容。他从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历程谈起,谈到了从事建筑行业人的心理,他说道:建筑学不是一个山峰,而是一个山谷。人在山谷中奔忙,蓦然回首,人变得伤痕累累;山谷没有变,变得是人自己。一句“山花依旧烂漫,只是斯人憔悴”更是简练生动地阐述了自己观点的精髓。随后,他从“上帝七天造世”这一小故事出发,向大家讲述了人类的发展史,并结合了大量鲜活的图片资料,以人的童年、青年、成年三个阶段为例,分析了自然界被人类建筑改造的历史和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建筑师所谓的建筑不是美化而是毁灭。

 

 

    在谈到当代中国建筑学的状态时,刘教授将画面停在了“CHINESE TUBE”这一幻灯片上,他说:中国的现状就是人口高密度、发展高速度,就象是在这个中国隧道里面,人走不快、停不下、退不回,而隧道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隧道前面就是光明、就有能买很多东西的钱,他们无视祖辈留下来的遗产,甚至在搞破坏;由此他向在座的听众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在隧道中,人挤人、人推人,而我们走下去会是什麽?我们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走出隧道吗?隧道中的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接着,刘教授介绍了两位建筑大师:我校建筑学院的创始人梁思成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教授。他回顾了梁先生的一生,告诉大家:做为“富家子弟”的梁先生曾经在最艰难的社会条件下,从最普通的事业上成就了自己事业的制高点;而现在的学生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做。在谈及张锦秋教授时,刘教授掩饰不住钦佩的神情,他介绍了张锦秋教授的诸多优秀建筑成果,高度评价了张教授走仿古道路的坚定意志。而张教授刚于当天下午在我校做完报告,刘教授的讲述使在场听众对张锦秋教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屏幕上大长今熟悉的剧照刚一出现,听众们眼前一亮,刘教授便结合《大长今》剧中的做菜和配药的独到之处侃侃而谈,谈到建筑的目的、建筑的思维、建筑的做法等,他说:这一部电视中老师教学生的方法在我们中国几千年前就有运用,而我们自己的建筑学教育体制却舍近求远,教育思想从一开始就不断在各国相应建筑构架上徘徊,生吞活剥地加以运用。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学没有原点,甚至可以说梁先生自国外引入时的那个原点已经变模糊了,最后他引用了建筑学界一位老先生的话“跟着别人走,再快也是慢;走自己的路,再慢也是快”,鼓励同学们不要被西方或传统的思路束缚,要走出自己的路。

   

    在场听众随意提问,刘教授将其喻为“掷手榴弹”,并表示热烈欢迎“手榴弹”的到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的研究生代表各自提出问题,他们活跃的思维,或诙谐幽默、或针锋相对的提问使得在场听众鼓掌连连,刘教授则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在气氛热烈的主会场,整个报告会推迟半小时结束。

 

   “我希望这场讲座留给大家的是启示、是思考,这不是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刘教授的总结。

 

(网站记者:汪雪红 尚丽莉 编辑:王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