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大要闻
 

原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于德弘教授应邀来我校指导工作

来源:  日期:2006-04-06  浏览次数:

    4月6日下午,原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于德弘教授应学校邀请,在粉体一楼报告厅就我校迎评工作的开展作指导报告。于教授曾长期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内涵和意义有着深刻的领会和独到的见解。

    报告中,于教授从宏观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介绍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同时,他以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多年的经验,对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内涵作了深入的讲解,特别是针对大学如何正确定位,如何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怎样看待本科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感悟和见解。

    报告中,于教授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提出了“在当前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大学的责任是什么?大学发展的要义是什么?大学的主体使命是什么?大学作为特殊的精神家园,正在和将会发生什么?”等一些列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针对这些问题,于教授提出大学教育应围绕“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的中心,逐步理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特色的关系,明确“教育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最高指标”。

    在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问题上,于教授指出“学风的关键是教风,教风的关键是党风”,“学风是命、教风是魂、党风是根”,并提出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从长计议、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构建”的指导方针。于教授说,“一流的大学应有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文化是一流大学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支撑,一所大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她的主体文化上”,而“中国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构建决定这中国教育的兴衰。”

    此外,于教授还对目前在大学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一所大学的社会作用和贡献主要应体现在她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上”,“在学生成才工程中,重要因素越高的工作和岗位,越应受到尊重和保护”。最后,于教授以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与大家共勉。

    整场报告持续了3个多小时。于教授对于大学建设、人才培养的精辟见解和尊师爱生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会场响起了持续的掌声。演讲结束后,副校长王晓昌教授代表建大所有教职员工对于德弘教授在身体尚未康复的情况下作的如此精彩的报告表示由衷的感谢。于教授也表示,他作为建大的老朋友,只要身体允许,会经常来作客建大,为建大的发展出谋划策。

于德弘教授简介:

    于德弘教授,于1973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机械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务。同时还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加工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分委会副主任;塑性工程学报、中国大学教学等杂志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等十六个学术学会的委员、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曾讲授弹、塑性力学、冲压工艺、金属塑性成型原理等本科生课程及塑性成型过程的模拟理论和技术、材料特种加工技术等研究生课程。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地方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8篇,编写教材、手册、译著等五本;获省、部级科技、教学成果奖四项;获国家专利四项。

(网站记者: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