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2205305-6612 邮箱:news@xauat.edu.cn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029-88881234
本网供稿:10813397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海扬帆
 

提醒大学毕业生 警惕招聘陷阱

来源:  日期:2004-11-22  浏览次数:
    毕业之前找工作,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求职的亲身实践中,有收获和喜悦;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有的同学在急切之中陷入了骗局……

    个人信息公开浏览埋下隐患,大学生的父母还需知道孩子同学的电话

    最近,中央民族大学一位大四女学生张婷婷(化名)就因为在网上求职时填写了家庭电话,被骗走了2万块钱。据她描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她在网上求职,看到招聘单位除了要求填写宿舍电话、手机外,还要求填写家庭电话,当时她也没多想就填上了。一天,她宿舍同学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她们宿舍电话线路有问题,需要检修,要求拔掉电话线2个小时,同一时间,张婷婷的手机也有电话打来,说她的手机正在被犯罪分子使用,请她关机2小时,她们马上按照电话里的要求做了。就在这段时间里,张婷婷父母的家里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声称是张婷婷的老师,说她在北京出了车祸,正在某医院动手术抢救,情况十分严重,让家里人迅速汇出2万元手术费,接着给了张婷婷母亲一个账号。开始,张母半信半疑,为了核实事情的真伪,就往张婷婷的手机上打电话,关机!往宿舍打,没有人接!这时,张母开始着急了,赶紧将2万块钱打进了账户。2个小时过去后,母亲和孩子联系上了,可是钱已被骗走。

    网上招聘成为时下流行的招聘形式。在一个求职网站注册成为会员后,填写的简历信息可以被很多公司、企业同时浏览,免去了求职者一家一家投简历的麻烦。由于有些用人单位让求职者填写身份证号、家庭电话等,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实,这种骗术也容易被识破,曾有一位母亲接到过类似的“告急”电话,但是她找到了儿子所在城市的其他亲友,请他们亲自到学校去核实,结果真相大白。可见,大学生的父母还应知道孩子同学的电话,若有紧急情况可多方联系。

    对“高薪诚聘”和过多许诺要心存“怀疑”,培训费、服装费等不能交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会遇到个别招聘单位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诸如月薪可达到一万,办理北京户口,提供宿舍等。但是,在这些诱人的馅饼背后,一定要当心是否还有陷阱。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小罗告诉笔者,他当时特别想留在北京,结果一家房地产公司给他承诺办理北京户口,因为他是学建筑的,还可以给他月薪3000元。当小罗问公司什么时候办好户口时,公司却说,要先交一万元押金,还再三保证没问题。小罗已向父母和亲友筹集好了款项,但是给公司打了两天电话也没人接,再按地址一核实,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房地产公司。小罗庆幸自己没有把钱送到招聘人手中。

    据大学里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介绍,一些同学找工作时心情迫切,尤其是几次碰壁后,恨不能马上有个落脚之地。因此,招聘单位提出交纳培训费、服装费时,有的毕业生也不加思索地交过去,但是“一个月试用期”过后,单位就以种种借口让你下岗了。还有的招聘单位打出“高薪诚聘”招牌,结果应聘者却卷进了非法传销,千方百计才得以逃身。因此,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应拒绝交纳任何费用。如果发现招聘单位对每一位应聘者都异常热情和兴奋,也需要冷静分析,免得落入非法职业。

    女大学生不要单独去私人场所面试

    在人才市场上,有的招聘信息对专业没有什么要求,标明只接收女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应事先多方证实,并向学校报告。尤其是女大学生,求职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单独去私人场所去面试。诸如公关员这样的职位一定要搞清楚具体工作范围,曾有女大学生求职试用时,被安排到夜总会实习。

    由于不法招聘时有发生,劳动和公安部门提醒大学生,求职时需警惕几种骗局。钱财被骗:打着招聘旗号,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或是要求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劳动成果被骗:以考试或试用为名,骗取设计方案、计算机程序等,然后以不合格为由辞退;骗取个人资料:除要求应聘者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家庭电话),还以营销为名,让应聘人介绍自己的社会关系,看哪些亲友可以“办事”;试用骗局:一些单位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求职者交了培训费不说,还给老板白干了几个月。在试用期内,一些老板不给报酬,理由是提供了学习技术的机会,并且在试用期间,损耗了工厂的原材料,没有要你赔偿损失就不错了。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整理:张强)